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 16 课《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岳麓版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中的内容――第 16 课 五四爱国运动。《课程标准》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本课共三目,第一目“‘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介绍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第二目“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介绍五四运动的过程;第三目“五四精神”介绍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爱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次承上启下的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近代中国历史进展进程中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本课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它最大程度上体现了课标所提出的三维培育目标。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高一学生中已经有部分同学加入了共青团,对“五四”的含义已经有了思想上的认识。初中历史教科书中五四运动也是重点,学生对此应有较深刻的印象。再加上高中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个性鲜亮,参加意识强烈,理性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喜爱究根问底。但由于本课理解、思维含量高,高一学生历史知识的储备并不充分,历史思维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对历史的领悟力还比较欠缺,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三、设计思想1、教学理念 老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思考、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体验沟通等方式自主参加学习过程,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展智力,培育能力,提高综合素养;注重师生互动,教学内容、老师、学生三位一体,相互交融。2、教学方法采纳讲述法、问题法、讨论法和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减少课堂统一讲解,设疑诱思,步步推动,引导学生自主及合作探究,力求拓宽视野,活化思维及培育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穿插 Flash 动画展示图片文字资料,丰富课堂内容呈现方式,创设新情景,加强过程体验,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在学习中理解或掌握巴黎和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与五四运动的背景、五四精神等,认识其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2)学生在掌握五四运动相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猎取历史信息的能力;(3)学生在挖掘和学习五四精神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