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名画欣赏活动教案和反思:哈里昆的狂欢-米罗现实主义名作1.感受作品的艺术风格,大胆表达对作品的认识和感觉。 2.能以变形、夸张的手法,大胆地想象绘画。 3.体验作品及创作绘画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课前组织幼儿进行狂欢节巡游,作品《哈里昆的狂欢》4 幅,狂欢节的照片若干,4 开画纸 4 张,记号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联系生活,感知狂欢时有趣的氛围。 二、幼儿欣赏名作《哈里昆的狂欢》,感受作品的风格,表达自己的认识。 1.介绍作品、画家。 2.幼儿分组欣赏、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3.集体沟通对作品的感受和认识。 (1)引导幼儿从画面造型上欣赏,感受作品夸张、变形的手法。 (2)从作品色彩上欣赏体验作品的感觉。 三、幼儿分组绘画,进一步表现对作品的感受。 1.引导幼儿沟通自己的创作意向。 2.幼儿进行小组合作绘画,老师巡回指导。 要求:将物品夸张变形;最想画的部分画得要大一些,把画面布置得丰富一些;小朋友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四、引导幼儿分享沟通,体验创作的乐趣。 1.引导幼儿小组内沟通绘画的内容。 2.集体沟通,老师提升经验。 活动反思 大班幼儿处于对映像和符号认知的象征期,他们的绘画特点不是再现客观,而是表现主观化的客观。这幅作品是符合幼儿的美术认知特点的,所以幼儿对作品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总有说不完的感想。活动中,幼儿通过语言、绘画等方式,自主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采纳小组绘画的形式,将幼儿的想象集合起来,表现出梦境般的构图形式,幼儿作品中表现的狂欢节喧闹气氛也与作品《哈里昆的狂欢》的构图方式、表现形式相类似,使幼儿产生成功的喜悦心情。 附:米罗《哈里昆的狂欢》作品赏析: 《哈里昆的狂欢》是米罗尝试超现实主义的初期作品,远远看上去,好像上面摆满了许多奇怪的玩意儿,散乱地摆放在上面,传统的构图法则在这里已经荡然无存了。室内进行着狂热的集会,只有人类是悲伤的,那人带有颇为风雅的胡子,叼着长杆的烟斗,忧伤地注视着观者。围绕着他的是各种各样的野兽、小动物、有机物,全都十分快活。画家充分地描绘了一种辉煌的梦幻形象。画面弥漫着“狂欢”的气氛,连桌布也想滑下来加入,楼梯也想跳动各种形状古怪的精灵都在忙碌着,在破坏着一切,如:点燃炸弹。他们相互嘲弄着,而人类则显得无奈,鼓着眼睛哭丧着脸。整个画面洋溢一种纯真的、欢乐的、充满幽默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