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案例分析:提高安全意识,预防损害发生上周二早上,我照常在教室门口微笑迎接可爱的孩子们。远远地看见帅帅边叫着老师早边向我跑过来,这时跟在后面的妈妈对我说起了昨晚发生的事:“看见孩子每天都活蹦乱跳的真叫人快乐,昨天晚上真得差点把我吓倒了,睡觉前不知什么时候拿了一个果冻,结果噎着了,一下子脸通红,甚至快要发黑了,我急忙叫他弯腰,拍他的背,让他把嘴里的果冻吐出来,后来咳的时候终于把果冻吐出来了。”我听着就感觉一阵后怕,要是万一没及时发现,就可能导致幼儿窒息,这是多可怕的事情。这样的事件给我们老师敲响了警钟,不能忽视幼儿的安全教育,尤其是午睡这段时间最容易忽视幼儿的人生安全,这无疑对老师经后的工作起到一个提醒和督促的作用。 【分析与反思】 最近,我常常发现有些孩子特别喜爱带一些小玩具、钱币、瓜子等小东西藏在口袋里,等到无聊时或者午睡的时候拿出来玩,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这是作为家长、幼儿园、老师最不同意看到的。然而,有时这也是无法避开的,因为孩子尚处在幼儿期,身体机能进展不完善,安全及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面对突发状况不知如何应对和防范因而容易受到损害。同时,这一现象有时又是可以预防,甚至是可以避开的。 反思: 一、老师要与家长做好沟通,协助幼儿园做好幼儿的安全工作,请家长不要让孩子口袋揣有异物;晨间接待时老师要检查幼儿的口袋有无异物;离园时,老师要向家长告知相关情况,以便家长加强观察及提醒,家长接好幼儿要关注幼儿的活动安全。 二、老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培育,例如,用一些事例、故事,让幼儿讨论,如何避开危险?让幼儿知道在饮食中,要坐定吃、不奔跑、吃完后再玩。 三、老师和家长要掌握基本的急救技巧如腹部推压法等,第一时间进行急救处理,减少对幼儿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