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面向新发展格局的_十四五_教育_马陆亭

面向新发展格局的_十四五_教育_马陆亭_第1页
1/2
面向新发展格局的_十四五_教育_马陆亭_第2页
2/2
第1页 共2页 学习时报/2020 年/10 月/23 日/第 006 版 文化教育 面向新发展格局的“十四五”教育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马陆亭 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为此,党中央召开系列座谈会,听取各界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建议。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就“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重要议题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中提出人力资源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今年以来,中央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思想也将指导我国未来发展实践,意义十分重大。面向“十四五”,教育要融入新发展格局,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双循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其一,抓结构体系,服务新发展格局。结构反映状态,体系反映关系,抓结构体系就是要使教育在宏观上契合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当今世界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大国,需要完善自身产业体系,扩大内需和融入世界相结合。教育需要面向供应消费各环节,主动调节各级各类教育结构、动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主动参与为夯实强国基业而推动的国内生产供应链完善和因国际关系变化而带来的全球分工产业链调整,增强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的针对性,以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适应性服务国家产业体系的独立性和安全性。有三点需要特别关注:一是发力关键技术,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着力技术攻关特别是攻克“卡脖子”难题,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弄潮儿;二是服务小微企业,要加强创新创造创业教育,不断为一亿多市场主体注入活力,为民生就业、产业升级、变轨超车贡献才智;三是贡献县域经济,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充分利用教育的人才科技信息文化优势推动县域绿色产业发展,帮助提高特色产品附加值使广大农民受益,不断提高县域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其二,抓体制机制,适应普及化教育需求。体制体现制度架构需要稳定,机制体现运转衔接应有柔性,抓体制机制就是要在制度安排上实现教育发展的“宏观有序,微观搞活”。“宏观有序,微观搞活”是系统科学的重要成果,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呈现形态。2019 年,我国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分别达到 102.6%、89.5%、51.6%,今天的教育已全面进入到普及化阶段。由发达国家过往的历程看,从精英到普及化教育,教育发展的关注点会逐步从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面向新发展格局的_十四五_教育_马陆亭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