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指导:高考心态调整有妙招高考接近,我们陆续接到考生和家长关于心态调整的咨询电话。 在学习的时候简单受四周环境的干扰,学习总静不下心怎么办? 妈妈总喜爱把我和其他同学比较,最近烦得很 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高考了,我希望自己能紧急起来,可怎么都紧急不起来,这该怎么办? 日前,安医大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张洪波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考生临战前肯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高考,别老打"题海战'让自己疲乏不堪。 考前会诊 适度的紧急利于高考备战 张洪波说,自己近段时间在门诊接待了不少考生和家长,有考生说自己常常拟订一些学习打算,后来基本都落空,总是执行不下去;也有考生称,模拟考试时,担忧出错就检查,考题做不完等等,类似问题特别多。对此,张洪波解释说,高考前考生出现焦虑等症状是特别正常的,而且考生有适度的紧急也利于考生备战,但过度的紧急就可能是焦虑了,焦虑症状主要表现为:担惊受怕,内心惶恐担心,上课担心心、坐不住,留意力不能集中、难以静坐学习,入睡困难等。 从医学上来说,焦虑的主动作用可以表现为唤起大脑皮质的觉醒状态,有利于集中留意力,活跃思维,即:适度的紧急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假如大脑皮质觉醒状态被过度而长久唤起时,则会出现惶恐担心等焦虑心理症状,思维会受到抑制,造成学习效率下降,这可能就是消极作用。此时,考生主动的应对行为就是加班加点战"题海',消极的应对行为表现为躲避行为〔厌学、逃学〕和运动性担心等。 备考建议 不要打长久的"题海战' 张洪波认为,高考结果是实力+身心状态+运气,基本成果靠实力,身心状态是发挥实力的保证,运气可遇不行求,但稳定的身心状态可以给自己带来运气,所以考生在高考前要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应试心理状态。有轻微的焦虑状态是完全可以调整的,首先考生在心理上要正视高考,用一颗平常心对待高考,要适当降低高考期望值,平常复习中不要太看重高考结果,也不要老想着高考万一考不好怎么办等消极问题。 张洪波还教考生一套有用的深呼吸放松法,一天三次,用于考生在早起时,中、晚休息前,临时调整。第一步:运动半小时;第二步:喝杯牛奶;第三步:洗热水澡〔假如有条件的话〕;第四步:躺在床上背外语单词;要对睡眠保持主动的看法。 在迎考方面,可给自己确定一个可望可即的目标,要认真对待每次考试,但要多注重过程,不过多关注结果,要多熟识高考过程和答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