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我国普通公路四通八达,总里程数位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对其养护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对我国普通公路养护管理特点作了较细致分析,指出现阶段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运行机制改革、技术管理、养护机械化专业化、依法治路等方面入手,提出普通公路养护管理进展对策。 关键词:普通公路;公路养护;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我国普通公路特点较多,复杂混乱,对于养护管理是个挑战,本文结合普通公路的主要特点是混合交通、车速不一、平面交叉多、公路设施不齐、全开放交通等。第二次全国公路普查结果显示,到2001 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为 169.8 万 km,其中,等级公路里程133.6 万 km,除去高速公路 1.9 万 km,普通公路里程达 131.7 万 km,占通车总里程的 77.6%。因此,普通公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它直接关系到普通百姓的生产生活。与当前公路建设飞速进展相比,我国普通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已不能适应公路事业进展需要。 一、普通公路养护管理现状 在我国,普通公路养护管理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养护管理体制不顺。目前我国普通公路的养护管理大多仍采纳事业型的管理体制,养护经费依靠上级拨付,资金支付采纳拨款方式,不利于社会市场形成,不利于社会融资,严重影响养护技术的革新与管理机制的创新,制约着养护质量的提高和养护规模的扩大。 1.2 养护运行机制落后,养路与养人的矛盾日益加剧。由于对养护管理效益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它只带来社会效益,不制造经济效益。因此,对养护资金投入信心不足,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加之养护队伍过于庞大臃肿,消耗大量资金,致使公路不能按需养护。 1.3 缺少统一的养护定额与科学的评判标准。截止目前,我国尚没有出台针对普通公路养护管理的全国统一的养护定额,养护经费支出缺乏科学的控制标准,随意性大;养护质量考核仍然沿用过去的“好路率”指标,没有充分考虑其他社会服务因素。 1.4 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养护科技含量低。大多养护作业仍采纳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组织形式,全面进行机械化专业化养护局面尚未形成;再者,普遍认为公路养护只需简单体力劳动,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广不力。 二、普通公路养护管理特点 2.1 实施养护作业的强制性。 我国为公路在实施养护作业方面进行了立法――《中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