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铁路专项经济适用房项目建筑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浅析杭州铁路专项经济适用房项目建筑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浅析 摘要:本文针对杭州铁路专项经济适用房项目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探讨了施工难点、关键技术及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在铁路安居工程建设大力推动的黄金时期,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能力成为了影响安居房成本、进度与质量的关键,特别是建筑施工安全问题,不仅体现建设单位的管理水平,也成为考量铁路安居工程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重大因素。所以,建筑施工技术优化与安全防治措施是一个值得讨论和讨论的课题。本文简要分析了杭州铁路专项经济适用房(以下简称“江畔云庐”项目)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难点、关键技术――桩型方案优化的事例,同时对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浅析。 二、工程概况 “江畔云庐”项目建设用地面积近百亩,位于杭州市滨江区科教园区内,三面临高校校舍,一面为铁路沪昆正线。本项目主要为13 幢 18 层高层建筑、1 幢 3 层的幼儿园和配套公建,总建筑面积约18 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室近 5 万平方米(设有 3 个大面积地下室,地下室位于±0.00 标高以下 6.4m,其中住宅楼位置地下一层为半地下室结构,纯地下室位置,地下室顶部覆土厚度 1.10m)。高层住宅上部结构采纳短肢剪力墙结构, 18 层住宅最大柱(墙肢)轴力为 5100kN, 最大墙线荷载为 2500 kN /m。由于距钱塘江仅 2.5 公里,属钱塘江冲海积平原地貌,地质基础较软,沙质粉土层厚,含水量高,经勘察场地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地基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综合判定岩土勘察等级为乙级。 三、施工难点――桩型的优选 根据本工程地形地貌特征、地基土分布性状,原设计为避开挤土造成对周边学校校舍及铁路路基的安全影响,基础采纳钻孔灌注桩,桩数为 2525 棵,总米数近 9 万米。虽然钻孔灌注桩不挤土,对周围环境影响也较小,但其不利因素主要有三点:一是施工工期长(一台桩基一天连续工作最多仅能完成 2 棵桩);二是泥浆外运工作量大,对周边学校道路会造成污染,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尤其是第三点:成本高。由于该项目是职工安居房,交付时间已定,工期紧,并且成本决定房价,直接关系到每个购房职工的切身利益。 笔者根据以往施工经验,与曾负责施工的宁波铁路安居房(宁波天庐苑铁路小区)地质情况相类似,经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