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生物教学背景:国家教育部早在 2000 年 1 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就提出了讨论性学习。它是指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讨论专题,主动地猎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讨论性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大凡已经进入高中的学生,绝大部分都已经顺应了学校的学习生活,形成了接受式学习的惯性,缺乏主动学习的习惯和主动探究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有效的引导。“讨论”这个词本身就具有挑战性,为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课题,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目标:1.培育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2.培育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学有所用,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渗透。课时安排:10 课时。教学内容:引言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许多东西(包括衣、食、住、行、用)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生物,你每天也都在同它们打交道。玉米、小麦、蔬菜、水果,鸡、羊、猪、狗,花、鸟、虫、鱼,树木、草药,细菌、真菌等等,虽然你认识了它们,并不等于说它们中的许多问题全都知道啦。在你的周围,有许多事儿也许使你很感兴趣:公鸡为什么一到清晨就喔喔啼叫鸭子为什么只会游泳不会孵蛋怎样辨别动物的雌雄呢在屋子里,你有没有想到过这些事儿:蚊子为什⋯⋯么爱叮咬小孩儿为什么用蝇拍打苍蝇容易打死米蛀虫吃干谷物为什么不会渴死⋯⋯在餐桌上,你也许会发现不少问题:有些茭白为什么带黑斑点饭菜怎么会变馊为什么腐乳味道那么鲜美⋯⋯生活中,假如你留心的话还会碰到许多有意思的问题:水果店里卖的都是水果吗柿子的涩味从哪里来树木草坪为什么能净化空气⋯⋯生活中处处有生物学。你只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就会提出形形色色的关于生物学方面的问题。许多事情都很有趣,每一件事儿都是个谜,等待着你去揭晓。让我们从生活中学习生物学吧!第一课时:第一节 熟吃甘薯入秋以后,红、黄、白各色的甘薯应市了。它的别名可多啦:河南叫红薯,四川叫红苕、红芋,北京叫白薯,江苏、天津叫山芋,山东叫地瓜,浙江福建叫番薯等等。隆冬时分,甘薯变得更甜了,你爱吃蒸甘薯,味道细腻象栗子;烤甘薯的香甜味儿,更使你爱上了它。可是,甘薯适宜熟吃,却不宜生吃。甘薯除含水分、糖类和维生素以外,主要成分是淀粉。生甘薯的淀粉粒外面包着一层坚韧的膜,你生吃的时候,淀粉酶就很难跟淀粉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