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土壤与岩石10、土壤与土壤里有什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土壤与岩石》单元的第一课,这一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土壤的组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土壤,使学生亲近土壤,了解土壤的组成,并学会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学生从讨论他们已经知道的土壤知识和他们想得到的知识开始。当学生学会了预测和观察后就让他们预测一下土壤样品里可能包含什么;然后让他们观察、检查土样,了解土壤是由不同大小的颗粒组成的,里面有一些植物和动物、动植物的遗留物以及杂物,适时对学生进行土地保护教育。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够用多种方法、多种感官、从多种角度对土壤进行观察。教学难点是:收集到证据以后得出结论。 二、学情分析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因此,本课注意了对学生探究技能的训练,科学探究一般要通过这么几个环节:问题——预测——证据收集——得出结论——沟通共享。这节课的新授部分就是按这个环节来设计的。而“动手做”又是科学探究的灵魂,为此,本课的教学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用多种方法、多种感官、从多种角度对土壤进行观察,从而对土壤形成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加强学生对土壤的亲近感。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让学生通过亲历活动,能够用多种方法、多种感官,从多种角度对土壤进行观察,从而认识土壤的一些特性。2、通过学生的参加活动让学生形成会进行一般科学探究的技能。(二)能力目标增强学生记录以及沟通、合作的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本次活动,适时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与环保教育。四、教学要点分析(一)教学重点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会观察、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能够和同伴沟通自己的观察结果;(二)教学难点 知道土壤和动植物的密切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同意亲近土壤;意识到动植物的生活离不开土壤,土壤对动植物的重要性。五、教学准备(一)老师准备录音机(二)学生准备一袋土壤、一根玻璃棒、一只昆虫盒、一只方形盘、一张报纸、一张记录表、一个放大镜教学过程:一、导入1、讲述:课前,我们分小组到几个地方去挖了土壤(板书:土壤),下面就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挖到的土壤是什么样子的。2、学生汇报。3、讲述:看来,大家对土壤了解得还真不少啊!老师这儿也有一位小朋友,她去讨论了土壤以后,还写了一首小诗呢!小朋友,你们想听吗好,那就送给大家吧!4、学生欣赏小诗:土壤是位伟大的母亲,她是孩子有的很小,很小,有的却很大,很大;从小花小草到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