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认识经济学1.本项目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项目的学习,重点掌握经济学讨论的对象与方法,掌握微观经济学的概念及相互关系、实证分析与法律规范分析方法,能推断经济行为的机会成本。2.本项目教学重点:掌握经济学讨论的对象与方法,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概况。3.本项目教学难点: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特征及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关系。4.本项目教学方法:老师讲授,案例法,师生互动。5.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6.本项目教学时间:16 学时7.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项目导读】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谬尔逊(Paul A ·Samuelson)把经济学定义为:“经济学讨论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的学科。”19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经济学是一门讨论人类生活事务的学问”。自古以来,人们就为各类经济问题所困扰,比如,居民如何作出消费决策,企业如何作出生产决策,为什么存在收入的差距,为什么有的年份失业率比较高,有的年份会发生金融危机?等等。实际上,所有的经济问题都根源于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正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产生了。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利用有限的资源,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本项目从资源的稀缺性入手,介绍西方经济学的讨论对象、主要内容、讨论方法和学习的意义。任务一: 走进经济学世界 【案例导入】“我是哈弗大学最成功的辍学者”,这是微软公司的创始人、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先生在母校——哈弗大学授予他荣誉学位典礼上的演讲。比尔•盖茨出生在美国的西雅图,他在上中学时就对计算机情有独钟,曾帮助几家公司编写程序。1973 年比尔·盖茨考上了哈佛大学法律专业,但他对计算机的兴趣更加强烈。在“计算机将成为每个家庭、每个办公室中最重要的工具”这种信念引导下,19 岁的(比尔·盖茨当时正在读大学三年级 )盖茨有了创办软件公司的想法,随之而来的就是他要面临一项选择,是继续读书直到拿到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哈佛大学学位证书,还是开办自己的软件公司?在“时间”的资源有限,二者不能同时获得的情况下,需要进行艰难的权衡取舍。比尔•盖茨热爱学习,顺利完成学业是他的梦想,哈佛大学的毕业证书是他所渴望的,可是经营自己的软件公司也是他所钟爱的。他预言:“软件时代到来了,并且对于芯片的长期潜能我们有足够的洞察力,这意味着什么?我现在不去抓住机会反而去完成我的哈佛学业,软件工业绝对不会原地踏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