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世界联系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主干知识框架核心要旨归纳线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经历的四个阶段(1)15、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推动欧洲人走向海洋,新航路开辟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2)17、18世纪,荷兰、英国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3)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爆发于英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伴随着在世界范围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殖民活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端于德国、美国,主要成果是电力、内燃机、新能源的广泛应用,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及瓜分世界狂潮的出现,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热考主题突破主题一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1)——新航路开辟西班牙、葡萄牙崛起①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兴起。②过程:在葡萄牙王室支持下,迪亚士抵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达·伽马开辟了由欧洲到达亚洲(印度)的航路;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③影响a.引发欧洲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b.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美洲之间的贸易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2)——早期殖民扩张荷兰、英国崛起①西、葡伴随新航路开辟,最先走上殖民扩张之路。②荷兰a.特点: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香料贸易。b.结果:17“”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海上马车夫;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③英国a.过程:17世纪,进行商业战争,打败对手;18世纪下半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b.方式:殖民战争、海外贸易、海盗式劫掠、黑奴贸易。新航路的开辟是全球化开始的标志,也具有全球化的两面性。新航路的开辟一方面扩大了人们的视野,第一次建立起全球性的联系,通过贸易、传教等活动,商品、人员、物种实现了世界范围的流动,包括文化在内的不同文明之间交流逐渐频繁;另一方面,西欧开始殖民扩张,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建立殖民帝国,随后荷兰、英国、法国相继成为殖民大国。1.(2018·全国卷Ⅱ)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答案A解析图中时间段主要是在工业革命之前,欧洲向美洲贩运的奴隶数量大幅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出奴隶贸易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故A项正确。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确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材料时间与之不符,故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整个欧洲,“”“”而日不落帝国只体现了英国,且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不仅仅是依靠贩卖黑奴,故排除C项;黑奴贸易的主要意图是满足美洲种植园的需要,故排除D项。主题二两次工业革命1.第一次工业革命(1)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②资金:殖民掠夺、圈地运动、海外贸易等。③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④市场: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2)成就①纺织机器: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之后,纺纱机多次改进,技术成熟。②动力机器:瓦特改良蒸汽机。③交通工具: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蒸汽机车,美国人富尔敦发明汽船。(3)影响①“”生产力与生产方式: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确立了工厂制。②阶级结构: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③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欧美列强成为机器工业生产中心,亚、非、拉美地区成为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地。④思想:促进了自由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第二次工业革命(1)条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2)成就①电力的应用: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同时,电动机也被制造出来。②新交通工具:内燃机问世,随后汽车和飞机相继问世。③石油化工:提炼多种化学合成材料。④远距离传输技术:有线电报、有线电话、无线电报相继发明。⑤钢铁工业迅速发展。(3)影响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