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中常见质量问题分析及防治措施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中常见质量问题分析及防治措施 摘要:钻孔灌注桩由于对各种地质条件的适应性、施工简单易操作且设备投入一般不是很大,因此在各类房屋及民用建筑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是在水下进行的,其施工过程无法观察,成桩后也不能进行开挖验收。施工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甚至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必须防治在钻孔过程中及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常常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保质、保量地完成桩基施工任务。 关键字:护筒冒水;孔壁坍塌;钻孔偏斜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钻孔灌注桩由于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满足各种荷载的需要,并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以及在造价、工期等方面的优点,所以近年来在高层建筑中被广泛采纳。 钻孔灌注桩是一项质量要求高、施工工序多、必须在一个短时间内连续完成的地下隐蔽工程,因此,施工必须仔细按程序进行,备齐技术资料,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各工序的施工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质量检查制度、设备和机具的维护保养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等,做到事事有分工、人人有专责,使施工有秩序地、快节奏地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繁琐,每一个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影响成桩质量。 钻孔过程中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1、护筒冒水 护筒外壁冒水,严重的会引起地基下沉,护筒倾斜和移位,造成钻孔偏斜,甚至无法施工。 造成原因:埋设护筒的周围土不密实,或护筒水位差太大,或钻头起落时碰撞。 防治措施:在埋筒时,坑地与四周应选用最佳含水量的粘土分层夯实。在护筒的适当高度开孔,使护筒内保持 1.0-1.5m 的水头高度。钻头起落时,应防止碰撞护筒。发现护筒冒水时,应立即停止钻孔,用粘土在四周填实加固,若护筒严重下沉或移位时,则应重新安装护筒。 2、孔壁坍陷 钻进过程中,如发现排出的泥浆中不断出现气泡,或泥浆突然漏失,则表示有孔壁坍陷迹象。 造成原因:孔壁坍陷的主要原因是土质松散,泥浆护壁不好,护筒周围未用粘土紧密填封以及护筒内水位不高。钻进速度过快、空钻时间过长、成孔后待灌时间过长和灌注时间过长也会引起孔壁坍陷。 防治措施:在松散易坍的土层中,适当埋深护筒,用粘土密实填封护筒四周,使用优质的泥浆,提高泥浆的比重和粘度,保持护筒内泥浆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搬运和吊装钢筋笼时,应防止变形,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