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生物历史人物和实验

高中生物历史人物和实验_第1页
1/5
高中生物历史人物和实验_第2页
2/5
高中生物历史人物和实验_第3页
3/5
必修一(一)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涉及几个重要科学家1、1665 年 英国人 胡克(Robert Hooke) 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 cell--细胞。2、1680 年 荷兰人 列文虎克 Leeuwenhoek) 他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但没用“细胞”来描述其发现。3、19 世纪 30 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 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揭示了细胞结构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4、1858 年 德国 魏尔肖 他在前人讨论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1、1895 年 欧文顿 他曾用 500 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太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2、1959 年 罗伯特森 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楚的暗 - 亮 - 暗 的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生物膜是由“蛋白质 -- 脂质 -- 蛋白质 ”的三层结构构成的静态统一结构,他认为膜是静止的,膜蛋白分布是对称的。3、1970 年 拉里·弗莱等实验 将人和鼠的细胞膜用不同的荧光抗体标记后,让两种细胞融合,杂交细胞的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种荧光抗体均匀分布。提出假说:细胞膜具有流动性。4、1972 年 桑格和尼克森 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为多数人所接受。(三)与酶的发现有关的科学家1、1773 年 意大利 斯帕兰札尼 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2、1857 年 法国 巴斯德 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加,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3、1857 年 德国 李比希 认为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释放出某种物质,引起发酵。4、1875 年 德国 毕希姆 他从酵母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并用这种提取液成功地进行了酒精发酵。5、1925 年 美国 萨姆纳 他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荣获 1946 年诺贝尔化学奖。6、20 世纪 80 年代 美国 切赫和奥特曼 发现少数 RNA 也有生物催化作用。(四)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涉及的科学家1、1711 年 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生物历史人物和实验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