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科教研个人工作总结 1.线上调研,为学校教育行政决策提供依据。 本学期,高中语文学科教研在“长春市高中课堂教学质量提升项目”的带动下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优化线上教学视导与过程监控,了解教情与学情,发现教学问题,以问题反馈的方式指出各校在语文线上教学方面的优缺点,帮助基层学校破解教学难题,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依据。具体操作过程为:集中线上调研与学科分别线上听课,与学校全体语文学科老师线上研讨,把听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点明,也把一些优秀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讲解传达到教研组中,从而为学校教学进展方向提供可行性意见。 2.组织 2025 年春季学期初教材教法线上培训。 培训中我讲分三个方面。首先简要梳理了“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与现实走向,明确了“核心素养”所具有的三个特征:1.关注人的整体实现,从单一的知识与技能转向综合素养; 2.把培育具有创新思维、信息意识以及全球竞争力的新型人才摆到了教育的核心位置; 3.注重“教书”和“育人”的和谐统一,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鼓舞老师探寻“教书”和“育人”之间的最佳平衡点,促进学生的全面进展。 讲座第二部分集中探讨了“核心素养”背景下老师的角色定位问题。我认为,老师应是教学改革的实践者、教学评价的推动者、专业进展的讨论者。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关怀生活、关怀社会,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课程与社会结合,由此才能真正发挥教育作用——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自己。 讲座的最后一个版块着重思考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转型问题。我指出,未来的课堂应是将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参观考察、研学旅行等结合起来,构建以面对真实、富有个性、深度体验为特征的新型课堂。项目学习将是重要的支点,要实现项目学习,需要考虑四方面内容:一是创设学习情境; 二是科学设计“学历”; 三是提供必要支架; 四是形成可视成果,即实现从“记知识”到具体情境中“用知识”,从“被动倾听”到“做事情”“完成任务”,从“单篇教学”“点式教学”到“专题学习”“整体化、一体化设计”等的转变。同时,我也特别强调了老师要以深度学习促进学生思维成长:对主干问题认识,让学生从点状碎片化局部思维到整体系统化思维; 从静态单一思维到动态辩证思维; 从结果思维到过程思维; 从简单思维到复杂思维; 从借鉴、传承思维到质疑、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