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梁琪(2025 年 6 月 23 日)尊敬的赵飞主席、张翼会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学校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来到南开大学,共同讨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知中国、服务中国”是南开大学的学术传统,立足祖国大地做学问也是南开学者重要的行动底色与精神内核。早在上个世纪 20 年代,陶孟和先生在南开大学参与创建社会学科时就高度重视对工人群体的调查和研究,他当时将工人运动、劳资争议、工资问题等列为学术研究的重点,与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何廉教授合作开展天津工人生活调查和物价调查。陶孟和先生还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关于劳动问题的综合性参考资料工具书《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学术和实务影响。尽管时代变迁,但是陶孟和先生开创和坚持的对工人群体进行社会调查的实证主义传统依然是南开社会学重要的学术财富。2023 年 11 月,南开大学成立社会学院,张文宏教授受聘为首任院长,这是学校对社会学学科建设和发展所做的重要决策部署。2024 年 11 月,天津市总工会与南开大学合作成立“天津市产业工人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挂靠在社会学院,这既是对南开大学的高度信任,同时也是对南开社会学在产业工人方面研究实力的高度认可。学校会做好研究中心的支持保障工作,推动其成为天津市、乃至国家产业工人研究领域的知名研究智库,从而更好地服务天津市和全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战略。众所周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指导的重大改革。2024 年 10 月 12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特别强调“要加强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课题研究”。因此,无论是天津市产业工人研究中心的建立,还是本次研讨会的召开,都是南开大学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对党和国家重大需求的积极响应。这次研讨会以“新时代 新劳动 新工人”为主题,我觉得非常好,其中涉••及到的劳动方式变迁、平台化用工、以及新职业群体等议题,都是我们国家迈向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目前,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传统生产方式、劳动过程、以及工人群体都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比如说,传统工人的劳动多是在相对封闭的工厂里进行的,工会能够依托单位组织展开劳动治理。但是在数字技术作用下,数字劳动多是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