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 业 论 文数控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加工程序编制姓 名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指导老师 系 别 答辩日期 数控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加工程序编制第一章 绪论1.1:我国数控系统的进展史1.我国从 1958 年起到 1979 年,即封闭式进展阶段。由一批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少数机床厂起步进行数控系统的研制和开发。由于受到当时国产电子元器件水平低,部门经济和国外的技术封锁等的制约,未能取得较大的进展。 2.在改革开放后,我国数控技术才逐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经过“六五"(81----85 年)的引进国外技术,“七五”(86------90 年)的消化吸收和“八五”(91~一-95 年)国家组织的科技攻关,才使得我国的数控技术有了质的飞跃,当时通过国家攻关验收和鉴定的产品包括北京珠峰公司的中华 I 型,华中数控公司的华中 I 型和沈阳高档数控国家工程讨论中心的蓝天 I 型,以及其他通过“国家机床质量监督测试中心”测试合格的国产数控系统如南京四开公司的产品。 3.我国数控机床制造业在 80 年代曾有过高速进展的阶段,许多机床厂从传统产品实现向数控化产品的转型。但总的来说,技术水平不高,质量不佳,所以在 90 年代初期面临国家经济由计划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移调整,经历了几年最困难的萧条时期,那时生产能力降到 50%,库存超过 4 个月。从 1 9 9 5 年“九五”以后国家从扩大内需启动机床市场,加强限制进口数控设备的审批,投资重点支持关键数控系统、设备、技术攻关,对数控设备生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 1 9 9 9 年以后,国家向国防工业及关键民用工业部门投入大量技改资金,使数控设备制造市场一派繁荣。 4. 纵观我国数控技术近 50 年的进展历程,总体来看取得了以下成绩:a.奠定了数控技术进展的基础,基本掌握了现代数控技术。我国现在已基本掌握了从数控系统、伺服驱动、数控主机、专机及其配套件的基础技术,其中大部分技术已具备进行商品化开发的基础,部分技术已商品化、产业化。b.初步形成了数控产业基地。诸如兰州电机厂、华中数控等一批伺服系统和伺服电机生产厂以及北京第一机床厂、济南第一机床厂等若干数控主机生产厂。c.建立了一支数控讨论、开发、管理人才的基本队伍。虽然在数控技术的讨控制介质计 算机数控装置伺服驱动系统辅助装置机床反馈系统论开发以及产业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高端数控技术的讨论开发,尤其是在产业化方面的技术水平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