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概 述XXX 公司(以下简称 XXX 公司)是我国具有历史悠久的大型有色金属采、选、冶联合企业之一。公司下辖三个矿山、五个冶炼厂及机修、运输、建安等辅助单位,全公司现有职工 11000 多人,铜、铅、锌等主要有色金属综合生产能力 18 万 t/a,2001 年实际完成有色金属产量15.56 万吨,有色金属矿产品金属含量 4.33 万 t,完成工业总产值 11.45亿元,销售收入 13.33 亿元,实现利税 10980 万元,其中利润 1600 万元。XXX 公 司 位 于 XX 省 常 宁 市 XX 镇 , 北 临 X 江 , 北 距 XX 市40Km,西南距 XX 市 35Km,均有公路相通;东距京广线 XX 车站21Km,该站有公司自营大型专用货场。第二节 企业概况及治理的必要性XXX 公司第三冶炼厂是我国最早采纳烧结-鼓风炉工艺生产粗铅的铅冶炼厂,始建于 1908 年,1938 年由长沙迁至常宁市松柏镇,规模3000t/a,新中国成立后,于 1952 年恢复生产,当年生产粗铅 1021t。随着生产进展和技术进步,逐步实现了机械进料、连续排渣、连续出铅、自动铸锭及炉顶密封等措施。通过多次改扩建,目前已达到年生产粗铅60000t/a、电铅 80000t/a(含集体企业电铅产量)的规模,并配套建设炉渣烟化设施,综合回收氧化锌 5000t/a。但由于条件的限制,仍沿用落后的烧结锅-鼓风炉工艺和设备,特别是烧结仍采纳简陋、间断作业的烧结锅维持粗铅生产,产生的低浓度二氧化硫(0.8~1.0%)烟气难以回收利用,粉尘及烟气造成的空气污染严重,恶化了操作区环境,每年排放至大气的 SO2 达 33000t 左右,给方圆二十余公里范围内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对附近城乡居民身体健康也带来不良影响,每年农业赔款达 150 万元。该问题严重地阻碍着企业今后的生存和进展。1990 年 1 月 21 日,国家环保局、国家计委(90)环计字第 035 号下达第二批国家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的通知,对 XXX 公司第三冶炼厂 SO2烟气的污染限期治理达标。鉴于上述情况,形势相当紧迫,XXX公司三厂铅烟气 SO2污染源的治理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第三节 建设方案一、 国内外炼铅技术现状国内外的粗铅生产,烧结-鼓风炉还原法仍占主导地位,其产量占总产量的 80%以上。这一古老的炼铅工艺虽然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但仍存在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劳动条件差等致命弱点。因此,各国都在积极讨论新的炼铅方法,近十年来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特别是进入80 年代以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