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共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调查分析及对策讨论 [论文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特色数据库 调查 对策 [论文摘要]通过对国内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的调查,发现公共图书馆反映地方经济、参考决策内容的数据库较少,数据库缺乏标准,知识产权突出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公共图书馆应加大地方经济、政治、参考决策等内容数据库的建设并与有关部门联合建设专题知识库,加强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化和法律规范化,合理解决知识产权的纠纷及加强宣传推广等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进展,图书馆已进入了以信息资源共享为目标的数字图书馆时代。作为地区文献信息中心的公共图书馆收藏了本地区的各种信息资源,在继承文化、传递信息、开发和保护地方文化遗产、促进地方的经济进展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理应作出贡献。因而深层次挖掘本地特色文化和根据本地经济建设需求建设地方特色数据库,开展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工作重点之一。调查发现,在建有特色数据库的 78 个省市级公共图书馆中,以地域特色资源为内容的特色数据库占 91%。本文通过对全国省市级公共图书馆构建特色数据库的情况进行调查并作出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 公共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是指能够体现公共图书馆文献和数据资源特色的信息总汇,是公共图书馆根据本馆的馆藏特色、地方特色,集中收集各类带有指引性的专题文献建立起来的独具特色的、可共享的文献信息资源库。根据百度搜索中国地图对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逐一进行统计,共有 78 个公共图书馆建立了 483 个特色数据库,建设特色数据库最多的省份是江苏,有 13 个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建有特色数据库,其次是广东省,有 10 个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建有特色数据库,再次是浙江,有 6个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建有特色数据库。而地处西部较落后的西藏、青海、云南、贵州省没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建设特色数据库,这说明公共图书馆自建的特色数据库与所处的地域经济有关。调查发现省级图书馆在建设特色数据库中真正起到龙头作用,充分发挥了在地方文化建设等的重要作用。 公共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选题 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 地方文献是指有关本地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资料,包括史料、人物、出版三个组成部分。史料主要包括地方史志、年鉴、家谱、族谱等历史资料。如国家图书馆建立的敦煌文献、西夏文献、地方志,山西图书馆建立的山西家谱等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