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综合说明1.1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省**县**乡 2025 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渠道防渗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省**县**乡项目区地理位置:**省**县**乡项目建设地点:**乡 11**村和 13**村项目建设性质:防渗改建**乡四支渠十一斗渠和新挖排渠及清淤干排。项目建设规模:防渗改建**乡四支渠十一斗渠 1.0km 及渠系建筑物 1 座,渠道设计流量 0.20m3/s,控制灌溉面积 0.3 万亩。新挖排渠共计 9.0km,其中新挖支排 3.34km,新挖斗排 5.66km,新建排渠涵洞共9 座。清淤排渠 1.0km,全部为干排(**排干)。本项目建成可改良3.28 万亩(21.86km2)耕地。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法律规范》GB50288—99,确定工程等别是Ⅴ等小(2)型工程,渠系建筑工程级别为 5 级。**县**乡 2025 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渠道防渗工程规模表表 1-1项目渠道名称长度(km)控制面积(km2)设计流量(m3/s)建筑物(座)防渗改建灌溉渠道四支渠十一斗渠1.02.00.201新挖排渠13**村西一支排(13**村32(2)至 46(2)号地)1.07 5.64 0.14 113**村西一支一斗排(13**村28(2)至 46(2)号地)1.35 0.75 0.02 213**村西一支二斗排(13**村28(1)至 32(2)号地)1.35 0.81 0.02 213**村东一支排(13**村20(3)至 27(1)号地)2.27 4.22 0.11 213**村东一支一斗排(13**村 20 至 20(3)号地)1.50 1.11 0.03 113**村东一支二斗排(13**村 19 至 20(1)号地)1.46 0.84 0.02 1清淤排渠干排1.019.860.501.2 建设任务**乡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土壤盐渍化,场内潜水埋深最小可达0.8~1.5m,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对**乡的土壤改良是农业生产是否走上良性循环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项目的实施可减少渠道渗漏、加速土壤洗盐、脱盐和浅层地下水的碱水淡化;控制地下水位不致使土壤达到积盐的深度,在返盐季节田间地下水位埋深处于临界深度以下,不危害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使项目区逐步成为高产出的高效农业区。1.3 建设目标通过该工程的建设,将有效的解决项目区灌溉问题,提高项目区0.3 万亩耕地的灌溉保证率,并减少渠系渗漏损失,节约水量,提高作物产量。并且通过新挖排渠和清淤干排抑制地下水位上升,减轻土壤次生盐渍化危害等,使项目区现有的 2.98 万亩土地排水系统实现骨干排水系统配套,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环境逐步改善。最终通过防渗改建渠道和新挖排渠及清淤干排,可使项目区 3.28 万亩低产田逐步改造为稳产高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