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工程 概述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道路工程中常常发生、较为普遍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对工程的使用品质与寿命将产生不同限度的影响,甚至严重的后果。由于道路工程量大面广,因此其危害性更大,更应予以重视。 本章重要叙述在道路建设与营运过程中质量通病的现象、因素与防治方法。道路是露天结构,它受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因此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本文以上海地区城市道路与公路的实践为基础,对基层、面层及道路附属设施诸方面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受设计、施工、材料、以及交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没有严格按法律规范进行选料与施工是当前的重要因素。在防治方法上虽已有很多成功经验,但在反射裂缝防治及混凝土路面修复等诸多问题上尚缺少有效、耐久、有用的解决方法,因此更应精心设计与施工,以消除或延缓病害的发生。底基层和基层1.路拌石灰土、石灰粉煤灰土底基层和基层本节的“土”,仅指细粒土。石灰土又称石灰稳定土,石灰粉煤灰土又称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简称二灰土。1.1 混合料不均匀1.现象混合料出现花料,灰、土分布不匀。2.因素分析(1)翻松与拌和机具功率局限性,齿深不够,路槽上未充足翻深、翻松。(2)直径大于 15mm 的土块未先粉碎或剔除。(3)上的塑性指数较大,容易结团,拌和困难。3.防治措施(1)应选用合适的机具进行路拌法施工,保证有足够的翻拌深度和打坏能力,通常宜选用专用的稳定土拌和机;在没有专用拌和机械的情况下,也可用农用旋耕机与多铧犁相结合,用多铧犁将上翻松,旋耕机拌和,再用多铧犁将底部料翻起,旋耕机再拌和,如此。反复 5~6 遍;在翻拌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调整翻犁的深度,务必使稳定土层所有翻透(2)土块应尽也许粉碎,最大尺寸不应超过 15mm,对于超尺寸土块应予剔除。(3)对于塑性指数较大的土,应用专用机械加强粉碎,在用石灰稳定期,可采纳两次拌和法,第一次加部分石灰拌和后,闷料一夜,再加人其余石灰,进行第二次拌和。1.2 混合料强度达不到规定1.现象混合料取样送实验室做标准强度实验,强度不能达成法律规范或设计规定。2.因素分析(1)混合料配合比拟定不妥或现场未按法律规范或设计规定的配合比施工。(2)石灰质量未达成法律规范规定,或因存放时间过长,品质下降,导致混合料强度达不到规定。(3)混合料拌和不匀,强度波动大,使混合料强度代表值达不到规定,即不能满足下式: R( 1 一 ZnCv)≥ 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