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背景(1)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2)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2.过程(1)金田起义:1851年,广西桂平,太平天国运动兴起。(2)永安建制:1851年9月,在永安封王,初步建立政权。(3)定都:185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了政权。(4)全盛:经过北伐、西征和东征,军事达到鼎盛。(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1)内容: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2)评价①革命性:它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②局限性:它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无法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无法实现。2.《资政新篇》(1859年)(1)目的:振兴太平天国。(2)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教育等方面。(3)评价①进步性: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在中国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愿望。②局限性: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没能实施。(三)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1.天京事变:1856年,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2.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1)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2)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战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辛亥革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武昌起义1.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严重。《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逐渐暴露无遗。2.条件(1)经济基础: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2)组织基础:1894年成立兴中会,1905年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3)军事基础:同盟会发动黄花岗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4)群众条件:1911年5月的保路运动为起义提供了有利时机。(5)思想宣传:湖北革命团体共进会和文学社在新军和知识分子中发展革命力量。3.爆发: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次日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4.影响: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二)中华民国的建立1.概况: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2.性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性质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误区警示】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的回声。”鸦片战争爆发以后,随着列强的入侵,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农民的负担进一步加重,生活进一步贫困,阶级矛盾激化。可见,太平天国运动是国内本已激化的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刺激下的一次总爆发。【图解历史】太平天国运动【辨析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关系《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在追求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并不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对立、矛盾的关系,二者设想的两种社会制度有本质的区别。前者要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人间天国;后者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名师点拨】1.《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的性质,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是指平均分配土地,第二是指平均分配产品。平均分配土地调动了农民革命与生产的积极性,而平均分配产品则相反。2.太平天国运动对近代化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但它仍没有摆脱旧式政权的影响,专制、等级色彩明显,又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图解历史】【微点提醒】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而不是封建制度辛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