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届四川绵阳模拟)商人尚鬼,认为鬼神主宰万事万物,唯有商王能受其感应;“”“”周人则认为天命靡常,惟德是辅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一解释意在说明()A.新政权统治的合法性B.商人的主要活动就是祭祀C.商人从未实行过德治D.宗教迷信是商灭亡的根源解析:选A周人认为天命无常,只选有德,顺应民意,民意即天命,其目的在于说明武王伐纣是顺天应民和新政权的合法性,故选A项;商人尚鬼并不等同于商人的主要活动就是祭祀,排除B“”项;从未说法绝对,排除C“”项;宗教迷信是商灭亡的根源的说法违背史实,商亡于暴政,排除D项。2.(2020届河南九师联盟高三质量检测,1)“”有学者指出,西周是以一个小邦周的身份“”灭了大邦殷的,武王面临着人多势众的殷遗民的严重威胁,在夜不能寐的情况下而采纳了“”周公提出的使其各居其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政策而始行分封的。由此可见,周初分封制()A.“”深受儒家仁政理念的影响B.是收揽民心的安抚怀柔政策C.借鉴了商王朝统治的经验教训D.有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解析:选B“”根据使其各居其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可以看出,分封制是为了应对殷遗民的威胁而实行的怀柔之策,故选B“”项;仁政理念是孟子在战国时期提出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商代是方国联盟,没有实行分封制,无法为周提供经验借鉴,排除C项;分封制是周为了现实需要创立的,但不具有继往开来的特点,排除D项。3.(2019届广东六校第三次联考)据《尚书》记载,西周的刑罚制度已很完备,墨、劓、剕(刖)、宫、大辟五刑的惩罚极其残酷;而《周礼》中明确贵族犯法一般能通过缴纳罚金免刑。由此可知当时()A.礼乐制度并不完备B.宗族治理建立起来C.出现礼法并用思想D.社会等级色彩明显解析:选D通过材料可以看出,西周时期刑罚制度完备,但却明确提出贵族犯法可以缴纳罚金免刑,这实际上说明当时社会等级色彩浓厚,故选D项;西周时已建立比较完备的礼乐制度,排除A项;西周宗族治理即宗法制度,这与材料中刑罚制度无关,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了西周的刑罚制度及贵族免刑,没有涉及礼法并用思想,排除C项。4.(2019届广西桂林、贺州模拟)“”周天子分封时要举行一定的授民仪式,即将原属周“”天子的臣民分封给诸侯。授民仪式后,这些臣民归诸侯所有,但依然保留着周天子臣民的“”性质。这一授民制度()A.标志西周大一统政权的建立B.体现西周政权的宗法制特征C.清除了贵族叛乱的政治基础D.有利于形成天下共主的观念解析:选D“‘’由材料授民仪式后,这些臣民归诸侯所有,但依然保留着周天子臣民的”“”性质,可知周天子通过授民后,各诸侯所有的臣民依然保留着周天子臣民的性质,从而有利于形成天下共主的文化心理,故选D项;西周通过分封制进行管理,不是一个大一统政权,排除A“”项;宗法制适用于同姓贵族间,但周天子也可能向异姓贵族授民,因而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授民的分封制度下,贵族独立性强,易形成割据势力,因而授民制度不能实现清除贵族叛乱的政治基础,排除C项。5.(2019届四川雅安模拟)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这主要反映出当时()A.黄帝地位得到各族公认B.宗族观念逐渐强化C.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D.世袭制度不断延续解析:选C“由材料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可知夏、商、周三族认为拥有同一祖先,都是黄帝族后裔,具有民族认同的意识,故选C项;材料强调各族与黄帝的血缘关系而非黄帝地位,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民族观念而非宗族观念,排除B项;夏、商、周三族之间没有世袭,排除D项。6.(2019届安徽马鞍山模拟)西周的诸侯不仅要保持自身群体内部的团结,还要深入土著居民之中,更须与周王室保持密切的关系,以为藩屏。这说明分封制()A.有利于周朝统治的巩固B.实现中央对地方直接管理C.避免了宗族内部的冲突D.弥合族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