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年 产 2.25 万 吨 铜 杆 连 铸 连 轧 生 产装 置 建 设 项 目1 总 论1.1 概况1.1.1 项目名称、承办单位及法人、项目负责人及企业主管部门项目名称:年产2.25 万吨铜杆连铸连轧生产装置建设项目法人代表:(董事长)项目负责人:(总经理)企业主管部门: 1.1.2 可行性讨论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1.1.2.1 编制依据(1 )原机械工业部“机械制造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讨论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2 )《建设年产2.25 万吨铜杆连铸连轧生产装置建设项目的建议书》。1.1.2.2 编制原则(1 )按原机械工业部“机械制造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讨论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要求,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的分析评价。(2 )充分利用鹰潭市工业园区现有的土地、供水、供电和充裕的政策及环境条件,本着充分挖潜实事求是的原则,以降低工程造价。(3 )充分考虑物流、人流、车流通畅、装置与装置之间合理布局。环境优美,着眼于企业长远进展,注意布置上的合理性、整体性。(4 )针对目前国内现状,结合生产的实际需求,采纳国内先进成熟的工艺、技术,设备和材料,立足于国内,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切合实际。(5 )充分重视环境保护、消防、工业卫生与劳动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切实做到环境保护“三同时”,减少污染、提高工人生产的环境卫生质量、保障劳动安全。(6 )尽可能缩短建设周期,最大限度降低风险。(7 )贯彻合理利用和节约能源的原则,优化设计方案,实行可行的节能措施,尽力做到节能降耗,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1.3 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1.1.3.1 项目提出的背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改革开放 20年来进展非常迅速,10种有色金属由年产不足百万吨,提高到千万吨,使中国有色金属年产量占世界的第二位,由于有色金属 冶金加工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逐年增加,有色金属过去供不应求的局面有了根本好转,国内、外市场已经融通,并与国际接轨,已经打破了过去计划经济存在的封闭状态。铜为国内市场紧缺的工业生产资料之一,国内精铜的年消耗约为250 万吨,而铜资源的自供量仅有56万吨左右,每年需大量进口原料,铜料和精铜来维持供需平衡。本项目充分利用废弃的铜料(如废弃的漆包线、废旧铜管、带、块等),经熔解、分离、成型加工成精铜半成品,建成投产后新增精铜产量可部分替代进口。我国铜冶炼技术的进展与江西铜业公司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