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5.3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 1.基因在染色体上2.伴性遗传知识点一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与证据1.萨顿的假说(1)研究方法:类比推理。(2)假说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3)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具体如下表所示。比较项目基因染色体生殖过程中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结构相对稳定存在体细胞成对成对配子成单成单体细胞中来源成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一对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自由组合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证明者:摩尔根。(2)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3)研究过程① 实验P 红眼(♀) × 白眼(♂) ↓F1 红眼(♀) × 红眼(♂) ↓F1个体之间交配F2 红眼(♀、♂) 白眼(♂)② 提出问题③ 提出假说,进行解释a.假设:控制果蝇红眼与白眼的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上,Y 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b.用遗传图解进行解释(如图所示):④ 演绎推理,实验验证:进行测交实验(亲本中的白眼雄果蝇与 F1中的红眼雌果蝇交配)。⑤ 得出结论:控制果蝇的红眼、白眼的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上。⑥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知识点二 伴性遗传的特点与应用分析1.伴性遗传的概念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的遗传方式。2.红绿色盲遗传(1)子代 XBXb的个体中 XB来自母亲,Xb来自父亲。(2)子代 XBY 个体中 XB来自母亲,由此可知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交叉遗传。(3)如果一个女性携带者的父亲和儿子均患病,这说明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隔代遗传。(4)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3.伴性遗传病的实例、类型及特点(连线)4.X、Y 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规律X 和 Y 染色体有一部分不同源,但也有一部分是同源的。二者关系如图所示:(1)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 A(a)位于 X 和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也有差别,如:♀XaXa × XaYA♂ ♀XaXa × XAYa♂ ――→XaYA XaXa XAXa XaYa(♂全为显性) (♀全为隐性) (♀全为显性) (♂全为隐性)(2)X、Y 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序号图谱遗传方式判断依据①常隐父母无病,女儿有病,一定是常隐②常显父母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