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考纲展示] 1.细胞的减数分裂(Ⅱ) 2.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Ⅱ) 3.动物的受精过程 4.实验: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考点一|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减数分裂的概念(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2)时期:从原始生殖细胞→成熟生殖细胞。(3)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4)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中的一半。2.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原细胞―→间期 精细胞―→精子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哺乳动物)比较项目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不同点场所睾丸卵巢细胞质分裂均等分裂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第一极体均等分裂是否变形变形不变形结果1 个精原细胞→4 个精细胞→4个精子1 个卵原细胞→1 个卵细胞和 3个极体相同点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4.受精作用(1)概念: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2)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汇合在一起。(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一半染色体来自精子( 父方 ) ,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 母方 ) 。(4)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以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减数分裂中发生均等分裂的细胞有可能是极体(√)(2)高等动物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之间发生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提示: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也会产生基因重组。(3)玉米体细胞中有 10 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5 对。(×)提示:卵细胞中染色体不成对。(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5)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彼此分离的染色体大小、形态一样,但不是同源染色体(√)(6)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是通过细胞的直接接触完成的(√)(7)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和遗传物质均有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提示: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2.思考回答(规范表述)(1)据图思考回答① 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互换的染色体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妺染色单体之间。② 染色体交叉互换有什么意义?进一步丰富了配子的类型,增强了有性生殖生物的变异性。(2)从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两方面,简要说明遗传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原因。提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