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2.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Ⅱ)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 1.神经元的结构与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相适应。(生命观念)2.研究反射弧的结构模型以及分析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机理。(科学思维)3.实验设计:验证反射弧的完整性。(科学探究) 反射与反射弧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1)神经元包括②细胞体和突起(包括①树突和③轴突)。(填数字符号及名称)(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2.反射3.反射弧(如图)(1)填充图中反射弧的组成① 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⑥效应器。(2)图示可否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否;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无④中间神经元。(3)图中 a、b 为灵敏电流计,若刺激④,则 a、b 的指针偏转情况是 a 不偏转, b 发生两 次相反偏转。(4)⑥ 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人教版必修 3 P17“思考与讨论”)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所包含的神经元个数相同吗?分别是哪类神经元?如何证明脊髓是上述两类反射的神经中枢?提示:不同。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包含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两个,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包含感觉神经元、中间(或联络)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三个。通过实验破坏脊髓,若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不存在,说明脊髓是这两类反射的神经中枢;反之,则说明脊髓不是这两类反射的神经中枢。1.一个完整的反射至少包括两个神经元。(√)2.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提示: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3.机体内各种反射活动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提示:机体内的非条件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完成。4.手指接触到针尖而产生痛觉属于非条件反射。(×)提示:痛觉是由大脑皮层产生的,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手指接触到针尖而产生痛觉不属于非条件反射。5.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1.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分析与判断2.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c)的是传入神经(b)。(2) 根 据 突 触 结 构 判 断 : 图 示 中 与相 连 的 为 传 入 神 经 (b) , 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e)。(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