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课程教案第一章 绪论本章重点:1.数控机床概念 2.数控机床采纳的新颖机械结构 3.数控机床按检测系统的分类一般了解:数控机床的组成、数控机床的优缺点、数控机床的进展趋势一、数字控制:用数字化信号对机床的运动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控制方法。数控机床:国际信息处理联盟(IFIP)第五技术委员会,对数控机床作了如下定义:一种装了程序控制系统的机床。该系统能逻辑的处理具有使用号码或其他符号编码指令规定的程序。二、数控机床的产生与进展:(一)产生:1、传统的生产方法已满足不了生产需求1) 单件小批量生产——占 70%,一般用试切法,技术水平要求高,劳动强度大,精度不高,无法实现自动化。如:普通车、铣、刨、磨床等2) 工艺流水作业——调整法加工,生产率提高,精度提高,成本低,品种多,采纳组合机床,多机床配合,环节出现问题,生产停滞。3) 自动机床:用凸轮控制,适于生产简单工件,且改型困难 2、社会的需求1) 品种多样化2) 零件精度和形状复杂程度不断提高3) 生产品种的频繁换型 3、技术上的可行性1)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2) 电子技术的进展a、现代控制理论的进展b、各种功能优越件的产生c、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3) 新颖机械结构的出现a、滚珠丝杠—代替普通丝杠,动作更灵活,间隙更小,精度提高b、滚动导轨—代替滑动导轨,移动灵活,克服爬行和前冲现象4) 机床动态特性的讨论成果使机床的刚度更好,主轴转速更高,抗振性提高由于生产的进展要求出现新的生产工具,而在技术上又已具备了条件,于是在 1948 年,美国帕森斯公司提出应用计算机控制机床加工的设想,并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进行研制工作。1952 年试制成功第一台三坐标立式数控铣床。1958年我国开始研制数控机床。(二) 进展: 1952——1959 年,电子管制成数控机床控制系统 1959——1965 年,晶体管制成数控机床控制系统 1965——1970 年,小规模集成电路 1970——1974 年,大规模集成电路1974—— ,微型计算机三、数控机床的组成:PC 控制部分数字控制计算机:处理加工程序,输出各种信号,控制机床完成各种运动。 PC 控制部分:介于控制计算机和机械、液压部件之间的控制数 字 控 制计算机系统,接受计算机输出的指令信号,经过编译、逻辑推断、功率放大后,直接驱动相应的电器、液压、气动和机械部件,完成相应的动作。 以上两部分加上输入输出设备、驱动装置等可以和称为——计算机数控系统(Computeriz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