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收入准则,最详细得解读!《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 15 号-客户合同收入》就是 2025 年 5 月发布得。三年后,为了与它保持趋同,财政部于 2025 年 7 月公布了修订得《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新收入准则”)。虽有某些公司即将于 2025 年 1 月 1 日开始执行新收入准则,但中国准则 14 号得配套指南居然至今尚未发布!为了准备即将到来得预审,我忍不住写了这篇文章给小伙伴们扫个盲。本文适合广阔会计专业学生,财务人员与审计人员。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准则,有一些简单得例子与初步推断。由于篇幅关系,假设省略得条件与本文中得推断无明显冲突。我在瞧新收入准则。明明每个字都认识,但连起来并不知道就是什么意思。怎么办?瞧新准则就是有方法得!我通常先瞧例子,然后对比例子来理解准则得具体条款。还有,多与技术部做些讨论,能更深化地理解准则。新收入准则要求企业应用“五步法”模型来确定收入确认得时间与金额:第一步:识别合同第二步:识别履约义务第三步:确定交易价格第四步:分摊交易价格第五步:收入确认时点或期间瞧起来没毛病。可就是,到底改了哪些方面呢?且听我一一道来。第一步:识别合同我在分析一个合同,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合同与新收入准则相关吗?有些合同会产生收入,但应该按其她准则确认收入,比如租赁,保险等。与IFRS9 相关合同也不属于新收入准则得范畴。千万不要做无用功。合同得五个必要条件与新收入准则相关得合同,可以就是书面,口头或其她形式,但必须满足以下五个条件:合同已被批准,双方承诺将履行各自得义务;已明确各方得权利与义务;有明确得支付条款;具有商业实质;很可能收回对价。以上五个条件里,前三项可以很清楚地分辨,但四与五得考量需要管理层得推断:条件四:什么就是商业实质?通常来说,假如履行合同会改变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比如风险,时间分布,金额),大概就有商业实质。反之,则可能没有商业实质。条件五:什么就是“很可能收回对价”?对于与新收入准则相关得合同,管理层评估就是否“很可能收回对价”时,只考虑客户得能力与意愿。只有当客户既有能力又有还款意愿得时候,管理层才能估量“很可能”收回对价。假如管理层“自己”同意降价,应该根据“可变对价”得要求入账(而非以此评估“收回对价”得可能性)。合同合并有时候,公司会基于“同一商业目得”而与对方订立一揽子交易;或者,订立数份合同时,其中一份合同得对价金额取决于其她合同得定价或履行情况; 甚至于,数份合同里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