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2二、后浇带的设置.................................................2三、后浇带和施工缝的留设要求.....................................3四、后浇带的保护措施.............................................5五、浇筑前的准备工作.............................................5六、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6七、后浇带施工应注意的问题.......................................7八、质量保证措施.................................................9九、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注意事项...................................9十、附图........................................................10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第一节:工程概况 第二节: 编制依据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法律规范 GB50108-2001 屋面工程技术法律规范 GB50207-2025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法律规范 GB50208-2025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法律规范 GB50204-202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以往我司先进有用的施工经验,满足施工及使用的需要。 甲方提供的施工图纸及万科最新修订版统一构造做法。 我司综合考虑设计图纸及施工现场的实际需求,征得甲方同意后确定后浇带位置及做法 。当万科最新修订版统一构造做法实施颁布后,根据万科统一构造做法施工。PMpbW。第二章 后浇带的设置第一节:后浇带型式:(1)后浇带的设计原理是“抗放兼备,以放为主”,这种设计已列入法律规范而被广泛使用,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各构筑物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vZ7mi。(2)施工后浇带是在整个建筑物中设置的临时施工缝,该缝根据设计要求保留一段时间后再浇筑。这种“缝”在整个结构施工中既解决了构筑物间的差异沉降,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温度应力,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IJyzQ。(3)设计采纳在施工中留后浇带的做法,以便将原来“超长”的平面 “化整为零”,使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约束应力(混凝土的收缩、竖向荷重差异过大时产生的变形应力)释放,而持后浇带施工完成后,结构又“化零为整“大量减少了上述应力对结构的影响,减少了过多的设置永久性变形缝。pEhdl。第二节:后浇带设置:根据施工图纸及现场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