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如何建立设备管理体系(1) 大多中小型企业,因为生产规模小、技术和管理力量不足,工程急于上马,在抓产量的同时,更多忽视了现场的管理,设备管理缺乏科学、规范的体系。如何抓好现场、规范管理体系,企业最高领导人必须有抓好设备维护管理的长远意识和决心,设立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和专职的管理人员,并成立设备维护管理项目组,有计划、有目的地建立规范化的管理体系.项目组可由设备部门、生产部门和质量部门的相关人员组成,并由设备部门组织、规划。 1 设备管理体系编写原则 设备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是项目组的重要工作内容。体系文件是指导企业管理的依据,也是规范化管理的文字体现。 在编制文件时,应该避免内容重复、繁琐,对原来的管理模式不可全盘作废,也不可一味的追求高标准,管理体系的建立必须符合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并和企业文化和企业总目标相一致,避免因目标定的过高,不容易在操作过程中实现,而使文件最终流于形式化。 作为体系建立的组织人员,必须有清晰的主线,并在管理模式上形成闭环,所谓闭环就是在某一环节出现差错时,文件上能体现出纠正和改进的措施,因此而形成封闭的循环体系。体系文件分为管理性文件和支持性文件两类,管理性文件一般只需要说明什么人、在什么地点、做什么,而在文件上涉及到具体的实施要求须在支持性文件上加以详细说明,指导责任人怎么做,并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笔者建议在文件编制时,尽量采用以流程图表配文字说明的形式,使文件达到简单明了的效果。 2 建立科学的管理组织结构 建立合理科学的设备管理组织机构,是开展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规范化设备管理的组成实体。针对中小企业的规模,笔者认为可以建立如图 1 所示的组织结构。 工作职责 设备主管(经理) 1) 组织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组织设备管理各项活动的开展; 2) 负责人员培训工作,保证维修和管理队伍完善、有序开展工作; 3) 组织编写大中检修计划,并组织实施; 4) 审批各种文件和制度。 计量管理员 1) 负责测量设备台帐的建立: 2) 负责测量设备的自检和外检计划,指导仪表组日常的工作开展。 设备点检员 1) 负责管辖范围内设备的管理活动;(以车间(部门)为单位设置一个点检管理员) 2) 负责对设备进行点检诊断活动,制定点检标准、点检周期、点检项目、作好每次点检的记录;(半天点检,半天办公形式) 3) 指导并监督所辖范围内操作人员进行设备的日常检查及“5S”活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