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本科毕业设计-试论我国商标反淡化理论

本科毕业设计-试论我国商标反淡化理论_第1页
1/14
本科毕业设计-试论我国商标反淡化理论_第2页
2/14
本科毕业设计-试论我国商标反淡化理论_第3页
3/14
论文编号: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 试论我国商标反淡化理论 姓 名: 洪 静 学 号: 050514336 系 别: 法律系 专业班级:国际经济法( 3 )班 指导老师: 刘芝秀 2009 年 4 月 16 日目 录中文摘要............................................................IABSTRACT...........................................................II一、商标反淡化理论的意义............................................1(一)有利于加强保护商标价值........................................1(二)有利于保护商标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2(三)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商标立法体系..................................2二、我国商标反淡化理论的缺陷........................................2(一)我国商标反淡化理论引入不全面..................................2(二)我国商标反淡化理论的立法不完善................................3(三)我国对于商标淡化行为打击力度不够..............................4三、国外商标反淡化理论对我国的启示..................................5(一)国外商标反淡化理论的规定......................................5(二)我国对国外商标反淡化理论的借鉴................................6四、完善我国商标反淡化理论的建议....................................7(一)应辩证看待我国商标反淡化理论的引入............................7(二)应加强我国商标反淡化理论的建立................................8(三)应加强对商标淡化行为的打击力度................................9参考文献...........................................................10致 谢.............................................................11中文摘要对于驰名商标的淡化,我国法律目前尚缺乏直接的规定。我国对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主要是通过打击商标侵权行为,制止不正当竞争来实现的。严格来说,淡化行为不是现行商标法律规定的直接侵权行为,但淡化行为又严重威胁到商标权本身,是一种“危险行为”。法律已将淡化行为中的部分行为直接上升为侵权行为。我国修改后的《商标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等在商标反淡化方面有所吸纳,司法实践也有所运用,法律、法规中虽然都没有使用“淡化”一词,但事实上商标反淡化理论已被“悄悄地”引入立法。但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本科毕业设计-试论我国商标反淡化理论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