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3 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高频文言实词学案(教师专用) "1 INCLUDEPICTURE "第二编第二章.TIF" \* MERGEFORMAT 第一节 高频文言实词2编者按:高考文言文大部分出自《二十四史》,《二十四史》既被目为“帝王家谱”,则可以肯定地说,选段的内容说来说去都是皇上的家事(皇上的公事私事都算国家大事)及王朝改姓和内部争权夺利的事儿;在行文上囿于这个“圈子”,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大批和官员(包括君王)相关的“高频词”。在人物传记中,人物身份不同,则行止不同。知道了这些官员官职的具体含义就能够推知选文中人物的言行。因而适当了解一些常见官职的含义是必要的。大致说来,中国古代官职有以下三类:一、中央文官一般称呼为大夫、侍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例如:谏议大夫、御史大夫、侍郎、秘书郎等。二、地方文职太守、刺史、长史、别驾、黜陟使、知州、知府、县令等。此外,还有一个常见词:掾: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如: 为沛主吏掾(《汉书·萧何传》,注:“正曰掾,副曰属)”。三、武官一般称呼为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如:中郎将、屯骑校尉等。官员的政绩不同,上司的喜好各异,或是因人事制度的变更,官员的职位高低相应就会发生变化。常见的表职官变更的“专业术语”有六类:一是授官,相关的“高频词”有“征、辟、举、拜、选、除、起”等。分说如下:征 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辟 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举 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拜 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选 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如:李陵既壮,选(量才授官)为建章监,监诸骑。(《史记·李将军列传》)除 任命,授职。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起 起用。如:久之,起为左台侍御史,则天特褒异之。(《旧唐书·列传三十五》)赏 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封 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史记·项羽本纪》)3罢 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黜 废掉官职。如:(晋献)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国语·晋一》)免 罢免。如: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