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课标)2013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高频文言虚词学案(教师专用)

(新课标)2013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高频文言虚词学案(教师专用) _第1页
1/14
(新课标)2013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高频文言虚词学案(教师专用) _第2页
2/14
(新课标)2013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高频文言虚词学案(教师专用) _第3页
3/14
第二节 高频文言虚词1编者按:2012 年全国高考的 16 份试题,有 9 份试题考查了文言虚词的用法,涉及的文言虚词有 10个之多,可见高考对常见文言虚词考查的重视。这 10 个文言虚词,按出现的频率排列,依次是:以(9)、为(6)、其(5)、之(4)、而(3)、于(2)、所(2)、且(1)、则(1)、乎(1)。本书将结合 2012 以及近年全国高考试题,对它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虚词逐一进行讲解,希望能引起同学们的注意。以(9 次,出现率 100%)【用法例释】1.介词(1)表原因。如: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在”。如: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3)依据、凭借、按照。如:a.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b.久之,能以足音辨人。c.余船以次俱进。(4)把、用、拿。如:a.以为轮,其曲中规。b.愿以十五城请易璧。2.连词(1)表示并列、修饰或递进关系,相当于“而”。如: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b.樊哙侧其盾以撞。(2)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来、以致、以便。如:a.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b.莫不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3)和“上”、“下”、“东”、“西”、“往”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如:召有司按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3.动词认为、以为。如:皆以美于徐公。4.副词通“已”。如: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2012 高考回眸】山东卷第 10 题 C 项: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但以刘日薄西山。前句介词,用;后句连词,因为。广东卷第 6 题 D 项:澍毅然以身任/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都是介词,用,凭借。安徽卷第 5 题 A 项:遂发愤以卒/木欣欣以向荣。两句中的“以”,都是连词,表修饰关系。2浙江卷第 17 题 A 项: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前后两句均是介词,因为。天津卷第 10 题 A 项:仆方思辑其梗概以永其人/使工以药淬之。第一个是连词,来,表目的和结果。第二个是介词,用。湖南卷第 6 题 C 项: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都是介词,可译为“把、用”。北京卷第 7 题 D 项:何以报为/妻卧草中以号。前句介词,“用,凭借”的意思;后句相当于“而”,连词,表修饰。江西卷第 11 题 A 项: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樊哙侧其盾以撞。前句介词,用;后句连词,表修饰关系,相当于“而”。四川卷第 9 题 C 项:义州以守臣贪残变先发/但以刘日薄西山。两句的“以”均为连词,因为。【教材链接】试解释下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课标)2013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高频文言虚词学案(教师专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