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带有高字的古诗词1、《小松》:杜荀鹤(唐)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译文: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觉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很多。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2、《登飞来峰》:王安石(宋)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译文: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观察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由于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3、《蝉》:李商隐(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第2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译文:蝉栖身在高树上餐风饮露,所以难以果腹;尽管它自命清高也好,含恨哀鸣也罢,这些都是徒劳的,终究不能摆脱生活的清贫,难饱的逆境。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几近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依旧是那样的青翠,并不为蝉的哀鸣而哀痛萧疏,显得是那样的冷酷,没有一点一滴地怜悯。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译文: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日是重阳节,家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觉只少了我一人不在。5、《咏柳》:贺知章(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第3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原来是那二月里暖和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活的剪刀。古诗词: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别的格式及韵律。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悼亡诗,咏物诗,军旅诗等。古体诗有《诗经》《楚辞》《乐府》《汉赋》《南北朝民歌》等。近体诗一般是绝句,律诗,排律(长律)。带有高字的古诗词: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时人不识凌云木,直等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陆游《落梅》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第4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佚名《东城高且长》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元好问《台山杂咏》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孟郊《游终南山》徘徊沿石寻,照出高峰外。——李贺《长歌续短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