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祝福》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鲁迅及其生平和创作。2.理解典型环境描写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3.理解祥林嫂悲剧形象的典型意义以及封建宗法思想的对中国妇女的命运造成的根本原因。【重点难点】1.理解典型环境描写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2.理解祥林嫂悲剧形象的典型意义以及封建宗法思想的对中国妇女的命运造成的根本原因。【学法指导】 诵读法、讨论法【知识链接】1、鲁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浙江绍兴人。鲁迅是他 1918 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其后又发表了《孔乙己》《药》《阿 Q 正传》等著名小说,并撰写大量杂文、散文,批判旧思想、旧道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1923 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呐喊》,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之作。生前出版小说集三部、散文集两部、杂文集十五部、通信集一部,文学史著作两部。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2、背景资料 《祝福》创作于 1924 年,是《彷徨》中的第一篇小说。小说所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1911 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但由于革命的不彻底性,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并未完全实现,整个中国仍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制度的残酷统治和压迫下,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仍然严重地束缚着广大人民,尤其是妇女。她们受尽了剥削和压迫,承受着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压迫,封建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严重地束缚着她们的身心。妇女解放问题成为鲁迅在五四运动时期探索的主要问题。《祝福》就是在这种探索下产生的。【课前预习】钝响( ) 陈抟( ) 悚然( ) 踌蹰( ) 负疚( ) 俨然( )桌帏( ) 草窠( ) 蹙缩( ) 歆享( ) 牲醴( ) 搭讪( )唾弃( ) 烟霭( ) 镯子( ) 一瞥( ) 窈陷( ) 渣滓( )【学习过程】一、整体把握1.小说《祝福》在结构上采用倒叙手法有什么作用? 二、细部探微2.小说中描写了几次“祝福”?在小说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3.从祥林嫂初到鲁家至临死前,外貌有哪些变化?结合她的生活遭遇,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1 4.祥林嫂是否对生活做过反抗?结合课文总结这一人物形象。 5.结合全文,分析导致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6.结合全文,分析卫老婆子及文中侧面提到的祥林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