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暑期特供)2013高中语文 2.3《琵琶行并序》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暑期特供)2013高中语文 2.3《琵琶行并序》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1/4
(暑期特供)2013高中语文 2.3《琵琶行并序》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4
(暑期特供)2013高中语文 2.3《琵琶行并序》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3/4
《琵琶行并序》学案 预习学案: 目标:能流畅阅读诗歌,掌握基础知识。 一、 写作背景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很尖锐,外族不断入侵,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朝廷宦官专权跋扈,藩镇割据作乱,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政治经济日渐衰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早年避乱江南,接近人民,对政治的混乱,人民的疾苦深有感受。他为官有"兼济天下"之志。元和三年,白居易担任左拾遗(谏官),多次向唐宪宗上书,提出一系列改革时弊的措施,同时他又写了揭露黑暗政治,反映人民疾苦的《新乐府》、《秦中吟》等讽喻诗,结果触犯了掌握军政大权的豪门贵族,引起唐宪宗和一些权臣的恼恨。元和九年被改任太子左赞善大夫这一闲职。二、元和十年,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杀了宰相武元衡,向 中央政权示威,白居易认为这是重大"国耻".激于义愤,他率先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但都被权贵们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又造谣诬蔑说,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坠井而死,而白居易却作赏花诗,新井诗,"有伤明教",于是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九品小官)。白居易获罪的真正原因主要是他写的针砭时弊的讽谕诗,正如他自己所说,"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又愤慨。到江州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社会世态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这首诗是诗人贬职到江州的第二年(元和十一年)秋天写的,当时诗人 45 岁。三、题目简介----《琵琶行》的"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统称"歌行体".它的特点是"篇无定句,句无定字",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句法长短不一,富于变化。唐以后,歌行一般用五、七言古诗体裁。三、整体感知 注音商贾( ) 恬( ) 谪( ) 霓裳( ) 六幺( )嘈嘈( ) 间( )关 虾( )蟆( ) 绡( )钿( ) 篦( ) 呕( )哑( )嘲( )哳( )四、学生默读全诗,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各段内容。五、自学小序 1、解释下列词句左迁: 明年:转徙: 斯人: 谪:因为长句:凡六百一十六言:共计六百一十六个字。凡,共计。言,字。2、概述小序的内容及作用。第一课时学案目标:1、整体把握诗歌内容;2、欣赏关于音乐描写的妙处。一、熟读诗歌,填表回答: 1 第二课时学案一、配乐朗读诗歌,加深理解诗的意境和情感。二、 拓展读本韩愈诗歌《听颖师弹琴》补充:李贺《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暑期特供)2013高中语文 2.3《琵琶行并序》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