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框图概览·线索归纳]—————————【认读导引】 一个核心: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三个原则:民主化原则、法制化原则、制度化原则第 3 讲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渐进完善的代议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前提:资产阶级革命1.背景(1)历史传统:13 世纪设立议会,开始有限制王权的习惯。(2)经济:17 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发展。(3)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形成。(4)政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2.过程(1)1640 年革命爆发后建立共和国。(2)1688 年,“光荣革命”结束了复辟王朝的统治。3.特点:通过宫廷政变的形式为资产阶级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和平夺权。“改革”是当事各方都以理性的态度妥协的结果,只要有一方坚持不妥协,就无法“改革”,社会矛盾必然以不是“坚决镇压”就是“激烈革命”一类的暴力方式解决。……人们自然向往并总是称赞英国革命的平和。但在英国革命时期,正是由于统治者善于妥协,才使英国革命相对平和。——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二、确立过程 1.1689 年颁布《权利法案》: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1)内容:以明确法律条文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2)作用: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权利法案》最重要的作用是限制了王权,以法律形式肯定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正式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新型国家。12.形成责任制内阁: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1)形成:1721 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2)内容: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3)结果: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仅保留某些名义上的权力。内阁逐渐成为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英国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首相掌握国家行政大权,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事实上成为国家的领导者。3.进行议会改革: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1)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英国于 1832年进行了议会改革。(2)内容:富有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选举权;新兴工业城市的代表席位增加。 (3)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