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强度:强度就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与破坏得能力.主要指标可分为抗拉(最基本强度指标)、抗压、抗弯、抗扭与抗剪强度.塑性:材料在外力(静载)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被破坏得能力.主要指标为伸长率与断面收缩率。硬度:材料抵抗更硬物体压入得能力.常用指标为布氏硬度、洛氏硬度与维氏硬度.下列硬度指标就是否正确?HB S 210-240 180-21 0H R C HRC29—25 450-480 HB S钢得热处理:钢固态下,采纳适当方法进行加热、保温与冷却,以改变钢得内部组织与结构,从而获得所需性能得一种工艺方法。预先热处理:为消除坯料或半成品得某些缺陷或为后续得切削加工与最终热处理做组织准备得热处理。(退火、正火)最终热处理:为使工件获得所要求得使用性能得热处理。退火与正火得区别与选用:与退火相比、正火得冷却速度稍快,过冷度较大。选用: 1切削加工性考虑。作为预先热处理,低碳钢退火优于正火,而高碳钢正火后硬度太高,必须采纳退火. 2使用性能上考虑.对于亚共析钢,正火处理比退火处理具有更好得力学性能。假如零件得性能要求不就是很高,则可用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对于一些大型、重型零件,当淬火有开裂危险时,则采纳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但当零件得形状复杂,正火冷却速度较快开裂危险时,则采纳退火为宜。 3 经济上考虑。正火比退火得生产周期短、耗料少、成本低、效率高、操作简便,因此在可能得条件下应采纳正火。钢淬火后为什么一定要回火,说明回火得种类及主要应用范围.钢件经淬火后,虽然具有很高得硬度与强度,但脆性大,并且具有较大得淬火应力,因此在退火后,必须配以适当得回火.种类及范围:高温回火:用于重要零件如轴、齿轮等。 中温回火:用于各种弹性元件及热锻模。 低温回火:用于各种工、模具钢及要求硬而耐磨得工件。调制及特点:淬火后,加热到 500-6 50 度,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获得良好得综合力学性能,在保持高强度得同时,具有良好得塑、韧性,硬度为 200—33 0HBS。Q235:普通碳素结构钢,屈服强度为 23 5 M P a,大量用于制造各种金属结构与要求不高得机器零件。Q T50 0—07:球墨铸铁,抗拉强度大于4 5 0MP a,伸长率 7%,用于承受冲击振动得零件如曲轴、蜗杆等.45:优质碳素结构钢,平均 wc 为 0、4 5%,制造受力较大得机器零件.T1 2A:T 表示碳素工具钢,1 2 表示w c 为 1、2%,A表示为优质,主要用于制造低速工具,如冲子、手锤、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