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浅析张建伟王禄(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直属项目事业部)摘要:本文主要介绍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定义、配合比设计方法及要求,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关键词:高性能、高工作性、胶凝材料、水胶比、电通量1 概述成绵乐客专项目是西南地区第一条高速铁路,代表了新一代高速铁路的技术,铁路均要求必须使用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同时,要求高性能混凝土的成本最低。因此,采纳合理、优化的高性能配合比与合理的施工方案、保证高性能混凝土在现场的施工质量是修建铁路百年大计至关重要的条件。目前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是要求混凝土有高工作性、高耐久性及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高工作性指的是混凝土的施工可操作性,包括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棍度、粘度、含砂率、泌水率等,要求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及其损失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混凝土棍度较好,粘度适中,含砂率为最佳,混凝土无泌水等,达到以上要求的为高工作性;高耐久性是指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混凝土初始控制为混凝土的有效含气量、水胶比等,要求混凝土有符合设计各种混凝土地址环境的低水胶比,较高的密实程度,保证混凝土能经受各种各样因素作用后的质量.检测指标为混凝土电通量、混凝土抗冻性,抗裂性指标。混凝土的强度是保证结构实体的最终质量.在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过程中,试验室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在胶凝材料中采纳水泥、粉煤灰、矿渣粉等 3 种材料,粗集料为了保证合理的级配并结合实际拌合站情况采纳两级配,细集料要求采纳II 区中砂,采纳较少的用水量,通过参加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来达到减水效果,并通过对比试验得出满足设计强度等级要求的配合比。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主要采纳各“材料填隙原理",把各种材料根据比例组合起来达到各种等级强度的最紧密的结构实体.一般步骤,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计算水胶比,然后根据施工工艺选取用水量,高性能混凝土每方混凝土用水量一般选择在 140—155kg,根据用水量及水胶比确定胶凝材料用量,根据各种胶凝材料的质量、单价确定各材料的比例,计算最优的成本。之后检验采纳砂、碎石集料的孔隙率,同时根据施工工艺初步选定砂率,根据质量法或体积法确定集料用量,外加剂掺加量根据厂家及投标掺量确定,然后进行试拌,根据实际混凝土容重适当调整集料用量及砂率,调配出符合要求的几个配合比进行比较,选择工作性能最好,成本较低的配合比作为理论配合比进行上报。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