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5心脏瓣膜选择中国共识

2025心脏瓣膜选择中国共识_第1页
1/3
2025心脏瓣膜选择中国共识_第2页
2/3
2025心脏瓣膜选择中国共识_第3页
3/3
2025 心脏瓣膜选择中国共识(全文)每年,接受心脏手术换瓣的患者不少,比如在我国每年就进行约 6 万例心脏瓣膜手术,但是尽管这样极大地改善了患者远期预后,但 人工心脏瓣膜尚不完美,如何更好个性化选择更适合患者的人工瓣 膜?近日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瓣膜病外科学组发布的《心脏瓣 膜外科人工瓣膜选择中国专家共识》给出了指引。共识指出,假如患者无法持续进行瓣膜置换术后高质量的抗凝治 疗,使用生物瓣膜是合理的,包括抗凝禁忌证或高风险、患者自身 依从性差、生活方式或个人意愿等原因。但最主要因素是患者的个人意愿、年龄、预期寿命、抗凝治疗的适 应证/禁忌证、合并症及其未来再次手术的风险。外科换瓣手术:60~65 岁是分界线对于年龄小于 60 岁且预期寿命较长的患者,在接受主动脉瓣或二 尖瓣置换术且无抗凝禁忌证或高风险时,建议使用机械瓣膜。年龄 60〜65 岁接受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置换术且无抗凝禁忌证或高 风险的患者,可以根据患者个人意愿选择机械瓣膜或者生物瓣膜。而一旦超过 65 岁,需要接受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就 建议使用生物瓣膜。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70 岁为界对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总体上以 70 岁为分界线。共识建议,外科手术极高危,或中、高危且年龄>70 岁的患者,经 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是合理的(I,A)。外科手术低危(STS 评分< 4% )且年龄>70 岁的患者,TAVR 是 合理的(Ila,A)。年龄 6 0~7 0 岁的患者,由心脏团队根据外科手术风险及患者意愿 选择手术方式(Ila,B)。在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 2025 版)中, 外科手术中、低危且年龄> 70 岁和 60~69 岁患者经过临床综合 评估认为更适合行 TAVR 手术者,为相对适应证。共识还称,国内患者在依据年龄选择瓣膜种类时,年龄门槛应略低 于欧洲指南。50~65 岁需要接受主动脉瓣置换的患者中,使用哪种类型的瓣膜 仍存在争议和不确定性,临床上需要临床医师结合瓣膜耐久性,出 血与栓塞风险与患者共商决策。对于未来可能妊娠的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妊娠相关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风险、置入机械瓣后的抗凝治疗风险 和生物瓣耐用性差的问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5心脏瓣膜选择中国共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