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肝硬化患者的饮食管理建议(全文)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与合成器官,肝脏的损伤及其功能的下降会导致碳水 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以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多种物质 的代谢异常。出于上述原因,肝硬化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失代 偿期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可高达 50%~90% 以上。预防和管理营养 不良对于改善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结局至关重要。为了预防和治疗肝硬化患者的营养不良,临床医生需要优先考虑患者的营 养护理。鉴于营养护理的复杂性,注册营养师也应参加照顾这些病人,以 完成详细的营养评估和干预。在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和提供饮食教育时, 患者本人的健康知识储备、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和精神状态的改变都 应被考虑在内。因此,为了实现个体化的营养管理,需要对不同考量因素进行优先级排序。第一优先级: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对于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管理,首要任务的是保证患者足够的摄入。确保摄 入足够的食物可以减少机体禁食状态的持续时间,从而防止肌肉分解代谢。 表 1 列出了各指南对肝硬化患者热量摄入的推举。在改善了患者整体热量摄入后,可考虑营养摄入的第二个因素:蛋白质摄 入。确保患者满足蛋白质需求是保持去脂体重(lean body mass)的关 键。建议蛋白质的摄入量为 1.0-1.5 g/kg(表 1)。此前为了预防肝性脑病,蛋白质的最高摄入量也有限制,但近年的讨论显 示,低蛋白质饮食及由此导致或加重的肌少症是肝硬化患者,包括经颈静 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术后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最新 EASL 和 ESPEN指南都认为不应限制蛋白质摄入。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分会指南的建议是:(1)对于轻度肝性脑病患者,无 需减少甚至禁止蛋白摄入;(2)对于严重肝性脑病患者,可根据肝功能及 肝性脑病等情况综合推断,酌情减少或短暂限制蛋白摄入,并尽早根据患 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至目标量;(3)建议肝性脑病患者将每日 蛋白质摄入总量分散到多次进餐(4-6 次小餐)以改善耐受。第三考量因素:膳食成分及进食时间肝硬化患者的第三个营养管理重点是理想的膳食成分和进食的频率。考虑 到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储存糖原功能受损,混合摄入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可 在觉醒的时间内,有规律地、频繁地进食可以帮助患者满足营养需求,减 少患者的身体处于禁食状态的时间。建议摄入热量不变的情况下少食多餐, 可在早午餐、午晚餐及睡前各加 1 餐。第四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