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C 桩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概述二、主要设想和施工工序根据现场情况和业主的要求,我们在庙港处设置了钢便桥一座作为过河通道;芦潮港处有老桥一座,拟先施工北侧的桥梁(位于老桥以北约 40m 处),待北侧桥梁建成通车后,将现有交通翻交到北侧桥梁处后,拆除老桥,再进行南侧桥梁的施工。对于庙港桥离岸较近的 3#水中墩,我们将采纳筑钢板桩围堰的办法进行 PHC 桩及承台的施工;芦潮港桥离岸边较近的北侧的 2#墩及南侧的 3#墩,也采纳筑钢板桩围堰的办法进行 PHC 桩及承台的施工。庙港桥位于河道较中的 2#墩及芦潮港桥位于河道较中的南侧的 4#墩及北侧的 3#墩,采纳搭设水上排架的方法进行施工。主要施工工序为:三、施工准备3.1 钢板桩围堰施工庙港桥、芦潮港桥各有两排承台位于水中,实行钢板桩围堰法施工。由于桥墩位于岸边,水深相对较浅,故采纳单排钢板桩,咬密打,围堰钢板桩上横向设置钢板桩连成整体,并用钢丝绳拉锚固定于岸上,围堰内直接填土,填土分层夯实作为打桩平台,承台施工时直接开挖即可。3.2 水上排架施工芦潮港桥南侧的 4#墩及北侧的 3#墩位于河道中央,水深约为 3〜3.5m,由于芦潮港有通航及通水要求,若修筑围堰的话,对河道过水面影响很大,水深较深,围堰内填土的工作量相当大,且有船只通航,将对围堰的安全使用非常不利。故我们决定采纳搭设水上排架的方法进行 PHC 桩的施工。水上排架采纳 8m 长桐木桩,桐木直径取 25cm,排架纵向间距为 2m ,横向间距为 1m。桐木顶出水面 50〜1cm (应尽量控制在 50cm ),保证每根桐木有 3〜3.5m 的有效入土深度。桐木桩打设时,采纳两艘 1 吨左右的船只并排固定,2.0 吨桩锤及配套桩架设于两船间。船只需适当压重,以保证桩顶标高的控制。近岸部分的桐木桩由于水深较浅,船只无法靠近岸边打桩,故采纳 6m 桐木,由挖掘机在岸上搭设。打设完的相邻桐木桩之间采纳剪刀撑连接成整体,以利于桩的稳定。3.3 水上排架初步验算PHC 桩施工时,桩架及桩锤自重约为 35〜40 吨,单节桩重约 5 吨,取荷载为 45 吨。桩架平面尺寸为 9mx6m。桐木直径统一以 25cm 计,有效入土深度 3m,桩周土体极限摩阻力取 30kpa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取值)。2 = 7.0 TPHC 桩施工时,桩机南北向停放(利于喂桩),则横向至少有 8 排桩受力,纵向至少有 2 排桩受力:2 对刈・1= 112T>45X1.2 2.0= 108T(荷载系数 1.2 桩基设计安全系数 2.0)经初步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