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青计划春晖使者行动项目设计书团队名称:灵青缘梦援梦圆梦队项目名称:网络公开课平台助力大学生支教志愿者素养提升计划项目负责人:张岱秋项目成员:郭震许同任璐郑栋赵瑞金李先凤匡月晴联系电话:二一四年四月一、项目背景在中国许多落后地区教育资源缺乏的现状下,大批怀抱热情的大学生支教队伍涌现,积极投入支教活动。亲身经历支教,我们深刻体会到仅凭一腔热血无法改变孩子们既定的成长格局。大学生支教志愿者有良好的知识基础,但未曾经过全面系统的培训,缺乏实地授课的经验与技巧,导致支教活动的盲目且无效率。深知目前的大学生支教存在时间短、效果差、目的性强的缺陷,我们积极寻求新思路新方法来缓解这一问题。因此,网络公开课走进我们的视野。什么是公开课和网络公开课?公开课可定义为:对包括同行老师和所有学生及其以外的所有社会人士开放的课程。以人为本、大众化、公开化是公开课的基本特征。而网络公开课,顾名思义是以网络为主要媒介进行传播和共享的公开课,以使更多的人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共享全球优质的公开教育课程。自 21 年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推出以教育资源共享为主要目的、在网络上公开宣传的优质大学课程,英、法、日等国高校纷纷效仿,并于 2025 年出现网络公开课集中涌现的巅峰;在国内,自 23 年起,国家教育部推行建设了 15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以网络形式免费向全社会公开。而上海复旦大学于 2025 年率先推出了中国国产网络公开课,其他知名高校随之也推出自己的网络公开课,得到社会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好评。当下,网络公开课以其种种优势迅速进展,掀起高等教育领域的革命。在公益支教、小学教育领域完全可以加以借鉴改造,开创这种教育模式。但是,从现状来看,针对这一领域的网络公开课却很少。据我们调查,有一些公益支教团队开创了完全类似于大学生学习网络公开课的“网上支 教”模式,即安排大学生支教志愿者在其所在高校录制课程,将影像资料发布于网上,然后在支教小学指导学生通过网络观看课程进行自主学习。这种模式存在几个关键的现实性问题:第一、需要实施支教项目的小学大多位于边区、山区、少数民族区等落后地区,教学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在大多数落后地区,电脑设备、网络设备等是难以实现的。第二、小学生由于其年龄小、接受教育的时间较短、接受和理解知识的能力较弱,特别是落后地区小学生尤其存在这样的问题,故而小学教育关键在于老师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