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考试试卷(1 卷)(7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微观经济学》考试试卷(1 卷)试题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限:120 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阅卷人核分人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 ) A,资源利用问题 B,资源配置问题 C,经济制度问题 D,经济效率问题2. 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这是( )A, 供给定理的主要内容。 B,需求定理的主要内容 C,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 D,价格政策的主要内容3.当政府用某些资源去修建一条大坝时,这些资源就不能用于修高速公路,这说明了( )A.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B.宏观经济学的讨论对象C.机会成本概念 D.最优化概念4.小李的月收入从 950 元增加到 1050 元,结果,他每月决定看电影的次数增加一倍,小李对电影的需求 ( )A.富有价格弹性 B.缺乏价格弹性C.富有收入弹性 D.缺乏收入弹性5. 消费者的预算线反映了( )A. 消费者的收入约束 B. 消费者的偏好C. 消费者的需求 D.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状态6.在垄断竞争的市场中,企业的主要竞争策略是( )A.广告促销 B.降价促销C.涨价赢利 D.降低成本7.当工资增加时( )A.收入效应使劳动时间增加,替代效应使劳动时间增加 B.收入效应使劳动时间减少,替代效应使劳动时间减少C.收入效应使劳动时间减少,替代效应使劳动时间增加 D.收入效应使劳动时间增加,替代效应使劳动时间减少8.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决定劳动需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劳动的边际产量 B,产品或劳务的价格 C,技术进步 D,其他要素的供给 9.可变投入量增加 1 单位所引起的总产量变动量称为( ) A.平均产量 B.边际产量C.平均可变产量 D.总产量 10.当雇佣第 7 个工人时,每周产量从 100 单位增加到 110 单位,当雇佣第 8 个工人时,每周产量从 110 单位增加到 118 单位,这种情况是( ) A.边际收益递减 B.边际成本递减C.规模收益递减 D.劳动密集型生产11.某人消费苹果与香蕉。假定他的收入增加了一倍,苹果与香蕉的价格也上升了一倍,那么,他的预算线将A.仍然不变 B.向外移动,但斜率更陡峭了C.向外移动,但斜率不变 D.向外移动,但斜率更平坦了12.无差异曲线是( )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向右下方倾斜曲线 C,是一条垂线 D,是与横轴平行的线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