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复习1(21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管理经济学》复习一、 管理经济学概述1.管理经济学假定企业以利润的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其理论基础是微观经济学。2.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企业产生的根源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3.组织之所以需要管理、商品之所以有价格是因为存在着“资源的稀缺性”。4.现代管理应树立的几个观念:活力管理的观念、风险防范的观念、正奇相依的观念。二、市场供求机制分析1.需求和供给是构成市场的两个基本要素。 2.需求量 3.影响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因素 4.在完全竞争条件下,需求和供给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供求法则与“看不见的手”。 供求法则是指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供求关系会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达到平衡。价格的这种调节机制就是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不仅需求和供给决定价格,而且价格反过来对供给和需求有反作用:涨价能刺激生产,抑制消费;降价能抑制生产,鼓舞消费。正是这个作用使价格对经济起调节作用,当供大于求时,价格就会下降,从而抑制生产,鼓舞消费;当求大于供时,价格会上涨,从而能鼓舞生产,抑制消费。这样通过价格波动,最终能使供求趋于平衡,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6、引起市场失灵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三类:即无效率、不公平和经济周期。公共物品的边际收益为 0,所以增加一个消费者并不能增加收益,“免费搭便车”就是针对公共物品而言的。三、需求弹性分析1.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P65)若 |Ep|>1,则适当降价能提高销售收入,而提价则会使销售收入减少。因此对企业来讲,应实行适当降价来增加销售收入的价格策略。“薄利多销”就是针对这类商品而言的。2.中国有句古语:“谷贱伤农”。意思是粮食丰收了,粮价会下跌,致使农民的收入减少。原因就是因为粮食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缺乏弹性。由于粮价的下跌并不能带来需求量的同比例增加,从而导致销售收入的减少。3.有时政府对某些产品征税,目的是为了限制这些产品的生产,就应当考虑这些产品的价格弹性,只有价格弹性高的产品,这种征税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4.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其用于食物方面的支出占其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会下降。这一现象称为恩格尔法则,而这一比重称为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用于分析一个国家、地区乃至家庭的经济进展水平和富裕程度。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越小,这个国家、地区乃至家庭的经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