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之花绽放》说课稿(2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让生命之花绽放》说课稿一、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让生命之花绽放》是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三课《珍爱生命》第三框的内容。本框在内容设计上共有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第二环节:肯定生命,尊重生命;第三环节:延伸生命的价值。本框题通过学习如何珍爱生命,从而让学生感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愿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既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 2、能力目标:进一步认识自我,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培育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悦纳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回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珍爱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确定重点的依据: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人生的意义何在,这是极为重要的人生问题。难点: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懂得追求生命的价值,实现人生的意义。确定难点的依据:青少年正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对生命异常地漠视,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 四、说教法 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纳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探究法:创设情境,设计问题,组织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制造力和开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2、直观演示法:利用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将它寓于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五、说学法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实行以下方法: 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六、说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收集为社会作出贡献,虽死犹生的名人故事或图片。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楚,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沟通,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加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 导入新课由莫拉克台风袭击台湾自然而然地引入课题。(设计意图:以此视频为背景,让学生体会到在大自然的面前,生命是如此脆弱,我们要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制造特定情景,激情导入,为本课的学习作情感铺垫,明确教学目标。)(二) 新课第一环节:永不放弃生的希望1、播放:一段地震中制造奇迹的视频。师独白:5.12——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