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识别方法讨论 摘要: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行为,带来了公司信息的严重扭曲,造成了投资者巨大的损失。识别会计舞弊的通常方式是使用财务信息的识别方式,论述了另外两种方法,即经验识别法和数据挖掘法,以为从事反会计舞弊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会计舞弊;经验识别法;数据挖掘识别法;上市公司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5)27-0077-02 一、会计舞弊模式 (一)确认不当的收入、费用 美国国会审计总署 2025 年 10 月公布的一份报告表明,在众多会计舞弊手法中,由收入和费用的确认金额、时间而引起的财务报告重复次数占总数的 50%以上,而费用舞弊由于风险小、成本低、隐蔽性好,尤其得到造假者的青睐。 主要的舞弊手段及案例如下: 1.提前确认收入。上市公司将尚不符合收入确认准则的收入提前确认;或者是在12 月份虚开发票,第二年在以质量不合格等原因退货冲回;较高超的做法是,借助于与第三方签订“卖断”收益权的协议,提前确认收入,从而虚增本年利润。例如,2000 年4 月桂林集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向桂林漓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协议转让价值 1 万元的固定资产;在所有权尚未转移、货款尚未收到的情况下,确认该项资产实现销售收入1 万元,同时确认利润万元。 2.递延确认收入。上市公司推迟确认经营较好年度的收入以平滑利润,也有公司把应确认的收入推迟到下一年以提高下一年度的利润。例如,东方锅炉 1996—1998年连续将土年的销售收入推迟到下年确认,虚增利润以达到包装上市的目的;又如,某公司 1998 年底长期投资亿元收益递延至1999 年确认已实现 1999 年净利润 10 229万元的目标。 3.提前确认费用。上市公司将有可能在以后期间发生的损失提前确认,以提高以后年度的盈利水平。例如,S*ST 磁卡于2000 年提前确认了成本费用。 4.递延确认费用。上市公司本期己实际发生的费用或损失暂不确认以提高当期盈利水平。例如,渤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 年兼并济南火柴厂时产生的欠工行的债务问题,在“免二减三”政策未得到银行批准且与银行就此发生诉讼的情况卜,公司未计提 1996—1998 年的半年息,导致这三年年度财务报告存有虚假。1999 年渤海集团补提了此笔贷款 1996、1997、1998 年三年的半年息,合计万元。 (二)利用不恰当费用资本化 将当期费用支出作为资本支出不但隐蔽性好,而且可以得到“一石二鸟”的效果,既可以虚增利润、虚增资产,又可以让投资者以为该企业具有良好的进展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