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养生知识(6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中医药养生知识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珍宝,是中国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为切实加强中医药工作,促进中医事业进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中医药学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说是以中国哲学为基础进展起来的。中国自古以来就认为人与天地是一个整体,讲究“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中医学将之进展的淋漓尽致。中医学的核心思想是阴阳五行、整体观念、辩证施治。中医古籍莫不贯穿这一思想。中医药的养生方法:中医药养生方法有多种,比如: 1、调理心态:中医之养生保健首先是调理人之身心状态。中医病因学说:七情生病,过喜难过,过怒伤肝,忧思伤脾,过非伤肝,恐惊伤肾。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称“七情”。在正常范围内的情志变动是属生理的:一般不会致病;但过度地情志改变,就可能引起疾病。如:大怒伤肝,可引起胸肋痛苦,头痛头晕,性情急躁等;思虑过度可以伤脾,证见胃脘胀痛、食欲不振、暖气等。我们常常记住古人几段名言:“为人在世莫呈强,让人一步有何仿,万里长城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就教导人们要以“忍为贵、和为贵、平为福”的和谐作风。“能忍自安、知足常乐”、“岂能尽随人意,但愿不负我心天天自念这些名言,保持自己心态平衡。2、欲食养生:好多人都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的。其实,人是不应该得病的,为什么?人就和一台机器一样,保养的好,运转就会正常,保养的不好就会得病。人不应该得病,得病肯定是有原因的。什么原因?世界卫生组织告诫我们,人类得病的原因:1、不良的生活方式。2、营养不均衡,包括:过剩、缺乏。过剩指的是脂肪过剩,缺乏指的是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这就是原因,不会吃饭,才会得病。提到吃饭,吃饭的目的是什么?从养生讲,第一,维持生命;第二,预防疾病;第三,治疗疾病。中医五千年养生精华,给后人留下一个治病五步曲;第一步,食,即食疗;第二步,砭,即刮痧、拔罐、按摩和推拿;第三步,针灸;第四步即药酒;第五步,用药。是药三分毒,不能天天、月、年年泡在药里,想健康,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根据中医的五脏配五色,肝喜爱吃绿色,心吃红的,脾吃蓝色的,肺吃白色的,肾吃黑色的。下面说说口味方面问题:肝喜酸,心喜苦,脾喜甜,肺喜辣,肾喜成。也就是说应该什么口味都吃一点,不能偏爱哪个就一辈子不改。比如:酸养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