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被公认为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物,利于婴儿的健康、生长、发育和免 疫系统的建立。母乳喂养不仅能为母婴提供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诸多健康 益处,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社会进展意义[1]。其中,哺乳期乳腺炎及合并的 母乳喂养问题是终止母乳喂养的重要原因之一。哺乳期乳腺炎(lactation mastitis)是一种常见于哺乳期女性的乳腺炎性疾病,可发生于哺乳期的 任何阶段。因其缺乏法律规范化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流程,甚至进展为乳腺脓肿, 或常反复发作,对患者身心造成了极大痛苦,同时对坚持母乳喂养具有潜 在的负面影响。因此,哺乳期乳腺炎不仅仅是一种疾病,更应是一个公共 卫生问题。为了法律规范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和治疗,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乳腺保健专业委 员会及乳腺炎防治与促进母乳喂养学组专家对哺乳期乳腺炎的病因、诊断 和治疗等进行了深化讨论讨论,形成了《中国哺乳期乳腺炎诊治指南》。 本指南推举的证据是基于系统证据检索、文献质量评价以及临床实践,参 照德国科学医学联合协会(AWMF )S3-Guidelines 评价标准[2],将每一 个临床建议根据基于现有循证医学证据或其他标准(如患者偏好,伦理标 准,适用性等)制定了相应等级(A 级强烈推举,B 级推举,0 级不确定)。 另外,在没有科学讨论证据的情况下,基于临床经验共识,本指南专家组 制定了基于优质临床实践(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的建议。1 哺乳期乳腺炎的定义及临床表现哺乳期乳腺炎是在各种原因造成的乳汁淤积基础上,引发的乳腺炎症反 应,伴有或不伴有细菌感染。临床表现为乳房痛苦,排乳不畅,乳腺局部出现肿块,形状为楔形或不规 则形,可发生于乳房的任何部位,乳房皮肤可出现红、肿、热、痛,病变 区域皮温升高,有压痛;全身症状包括发热、体温可达 39.0C〜40.0C, 伴有寒战、全身出汗、头晕、乏力等症状[3]。2 哺乳期乳腺炎致病的危险因素任何造成乳汁淤积和致病菌感染的因素都可能成为哺乳期乳腺炎发病的 危险因素,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以下情况为导致哺乳期乳腺炎发生 的危险因素[4]:(1)乳头皲裂:多因哺乳时衔接姿势不正确造成;(2)乳房外伤:如乳房受压(包括胸罩压迫,或汽车安全带的挤压等)、 被婴幼儿踢伤、被用力按摩等使乳房局部受伤,组织水肿,局部压力增大;(3) 因过度排空乳房造成乳汁过多;(4) 哺乳间隔时间过长;(5) 因婴儿疾病等导致的母婴分离;(6) 母亲过度疲劳或严重的负向情绪影响;(7) 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