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一代消费者(9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麦肯锡:中国新一代务实型消费者2011 年 01 月 28 日 16:55 来源: 《商务周刊》 【字体: 】 中国人正成长为世界上最复杂的消费者。他们在自认为价值高的产品门类上更舍得花钱,而对缺乏吸引力的商品,他们通常会削减消费开支 中国消费者的行为方式正与发达国家的消费者越来越相像。与过去相比,他们变得越来越挑剔,也越来越实际,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超越了对产品功能的基本关注。此外,他们越来越同意为更高的产品价值和质量而花钱,并且花费更多时间讨论产品,以及探究产品之间的细微差别。麦肯锡的 2025 年中国消费者调查还发现,他们正在开辟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路径。显然,这个国家提供了一些全球最大的增长机会,但是,只有那些能透彻了解和正确应对这个快速演变的市场的消费品生产企业,才能抓住这些机会。 中国消费者仍然注重品牌,但与其他国家的购物者不同,他们对产品价值的关注如此强烈,以至于对品牌的忠诚度往往退居其次。与发达国家的消费者相比,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自己家人的需求或兴趣具有更大的重要性。与其他国家相比,在中国,口碑已成为传播产品信息的一个更重要的来源,这主要归功于快速增长的互联网应用,中国消费者将互联网视为一种可靠的信息来源(参见附文 1《中国消费者与互联网》)。 然而,最有意思的是,中国消费者通过在不同的产品门类中进行权衡取舍,来区分自己购物的优先顺序:这些中国人通过在他们最关怀的产品门类上花更多的钱,而减少在其他产品门类上的开支,来使他们的购买力最大化。 此外,中国的市场分布广泛,其规模和范围意味着,任何趋势的影响可能都会取决于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而异。在大多数城市群中,总的趋势都保持未变。尽管如此,作为一项关键的购买动因,身份价值对购物者的重要性在上海要比在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群大得多,从 2025 年的调查到 2025 年的调查,在武汉城市群中,具有较高身份价值的产品门类销售急剧下降。再比如,深圳是消费者唯一对电视广告作为一种可靠产品信息来源的偏好超过口碑的主要城市群。这种奇怪的特性可能源于深圳人口中来自其他地区的移民比例很高,他们在远离自己大家庭的环境中。此外,深圳的消费者似乎对在其他城市群被视为利基渠道的广告形式(如公交车广告和广告牌)有一种特别的偏好。 在中国,没有哪一种方法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